“當年我們殺入哈拉和林時,她也同時從城裡逃了出去,對於去向不知所蹤,我猜她多半是回到了大明,不然也可能死在了回去的路上,屍骨無存。”
巴噶木絕非危言聳聽,要知道哈拉和林距離大明邊塞足有千裡,難以想象一個漢族女子,是如何可以逃命回國的?這可比從緬北爬狗洞回國難上太多了。
那沿途不管是豺狼虎豹,還是韃靼瓦剌,都能帶給她死的下場。
“明白了,多謝。”林川終於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情報,比自己預計收獲的時間提前了不少,“算還你一個人情,我與阿魯台還有些許交情,改明給他修書一封,讓他管管手下的族長,彆再像瘋狗一樣的亂咬人。”
“巴噶木代瓦剌百姓,謝過方兄救命之恩。”說著巴噶木已經來到了土家堡的城門口,都想繼續給林川磕一個了。
“真能救他們的是你,收斂自己的好戰之心,給百姓一條活路,隻有當權者做得到。”林川翻身下馬,到了此地,就輪到他送巴噶木穿城而過了。
還是老規矩,所有的兵卒不得踏入大明疆域半步,隻有使節與輜重官的馬車準許通過。萊卡翁連話都說不清楚,也就被當成了隨行的孩子,跟在了巴噶木的左右。
使者們無不感歎土家堡的繁華,內部街道整潔,路寬店多,每個人都過得極度舒適的模樣。而這也是巴噶木想在瓦剌得見的榮光。
與外邦通商,提高瓦剌工業水平,降低稅負,讓一部分人放棄了與牛羊為伍的放牧生活,也有足夠的吃食,可以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
他不知道自己要多少年,才能將瓦剌建設成這幅光景,但哪怕窮其一生,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打不過大明的情況,造出一條屬於瓦剌的生存之路出來。
穿行而過土家堡,林川又派了一千林川鐵衛,負責護送瓦剌使團前往順天府,再從那轉乘運河寶船,前去京師。巴噶木走的是去年阿魯台走過的一路,當時阿魯台靠著大殿一跪,保住了韃靼的根基,也為瓦剌引來了滅頂之災。
巴噶木又何嘗不想求得一片生存的空間,讓瓦剌得以休養生息。
不管這些草原蠻子都憋著什麼壞屁,林川手寫書信一封,交到烏蘭手中,讓他跟隨巴噶木的使團一起進京師,然後將這書信交到時之沙沈老板的手裡。並且從那一刻起,他將變成沈依依的隨從,不管依依姑娘要去哪裡,都必須對其照顧有加,不得出現半點閃失。
烏蘭從不違抗命令,但沒有想到這一彆會如此之久。林川的書信很簡單,隻是把巴噶木的情報稍微陳述了一遍,他可以猜到沈青萍的行動,估計又會前往山東搜尋消息,林川故意把烏蘭留在她身邊,也算有個照應。
林川不可親自去尋,也不敢通過電話或信息進行溝通,擔心泄露給會長。隻要沈青萍不是跟林川一起行動,會長的警惕心理應該也會放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