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高熾的要求,朱棣思考了片刻,居然準奏,“既然要差使朕邊塞的將軍,也並不是不行。但朕有言在先,朱濟熿是朕分封的晉王,打狗也要看主人,讓他給朕收斂著來,彆又乾什麼出格的事情來。如果朱濟熿真有犯大明律法,自有朕會責罰,不可越俎代庖。”
“兒臣領命,定依法執行。”朱高熾開心不已,總算可以救好兄弟於豬狗之境了。
“另外,他一個人去朕不放心,這次要給他安排一人同行。”朱棣突然想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組合。
“誰?”朱高熾汗顏,畢竟上次就是讓妹妹朱智明與之同行,差點鬨出婚變的皇家醜聞,這次又給安排人,鬼知道會惹出什麼亂子。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先去安排傳令吧。”朱棣賣了一個關子。
就這麼,朱高熾隻算是一般開心的離開了皇宮,開始起草選召林川的折子,蓋上監國太子大印,三百裡加急,派使臣用最快速度送往了土家堡。
現在邊塞相對安定,林川過得幾乎是訓完這幫猴子,就溜達逛街的退休生活,得月樓時不時就會來上一批新的姑娘,嚴重影響林川遛彎效率,當然也沒挨樓燕胖揍,都快練出銅皮鐵腎來了。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還會如此繼續下去時,從京師加急送來的詔令,也像不懂事的孩子,出現在了林川的手中。
打開一看,一股子太子爺的酸腐味道,字裡行間都是替天正道,維護法紀,皇家尊嚴虛頭巴腦的玩意,說穿了就是讓自己去山西,救一下他的童年兄弟朱濟熺,順便教訓一下不做人的晉王朱濟熿。
好在太子也深知林川的臉麵,雖詔令還送來了一封私人信函,大力誇獎林川為祖國種土豆的豐功偉績,這樣下來,不用一年半載,國之興盛指日可待。所以他已經奏請皇上,恢複了鄭和大明正使的身份,即刻前往太倉州,籌備再次下西洋的旅途。
關於遠洋所需銀兩將由朝廷先行墊付,年末再與方倉進行核算扣除,等於無息貸款了。林川看到這裡也是哭笑不得,特麼我出錢,出海賣貨回來還要給你上稅,合著你躺著賺了,還算是賣給了我一個人情?
權力是個好東西啊,明明事都是你辦的,還要對權力感恩戴德,謝主隆恩。不過那個口口聲聲士農工商,要砍自己腦袋的太子都服軟了,想來土豆種植應該已經初見成效,自己也算是替窮苦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吧?
至於那什麼紈絝王爺朱濟熿,林川就不太在意了。不得不說太子慧眼識珠,在調教王爺方麵,林川還是很有經驗的,不信你就看看趙王和漢王,現在哪個看到他不是慈眉善目的,乖巧得跟被潘宏訓過的狗崽子一樣。
不過詔令也說了,這一次出訪,是替皇上巡視,光他這兼職的十三省巡撫還不行,會安排一位巡察禦史一同出訪太原府,約定好的是在順天碰頭。
林川收到詔令就要出發了,一眾弟兄用“你又要出去玩了,不帶我”的眼神上下打量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