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值清晨的五六點鐘,太陽還沒有露頭,驛站又是在山林深處,朝露還未散去,呼吸起來十分清新怡人。林川簡單做了幾個熱身伸展運動,邁腿奔跑起來。
對於特種兵來說,跑就是戰鬥的第一技能,良好的體能與靈活的機動性,才是生存的保障,雖說現在有了赤足加持,林川全力奔襲,快若閃電,但鍛煉肌肉與體能,依舊是林川從不怠慢的課程。
隻不過,自從九天來到了第四重天,肉體都形如脫胎換骨,即便是雙足分彆綁上三十公斤的鉛塊,依舊能健步如飛,輕若浮雲。
僅僅跑了小半個時辰,他已經跑出了足有二十多裡地外,來到一座不知名的小村莊,這裡距離太原府已經不算遠了,算是深受太原輻射的人文圈。
林川一進村就感受到了太原的富饒,地裡全是綠油油的稻稈,還有耕牛在勞作。農戶們看上去結實硬朗,並沒有被生活壓彎脊梁的疲憊感。
一位身披蓑衣的老翁,就坐在了田埂間,正剝殼吃著雞蛋,應該是他的早食。
林川想了想,閒庭信步的走上前去,抱拳行禮道,“老伯您安康啊,晚輩途經此地,還未早食,能否買您兩個雞蛋充饑一番?”
“哦?是外地的客人嗎?沒事沒事,來來坐下,吃吧,老伯我年紀大了也吃不完。”老翁笑著端起了瓷碗,遞向了林川,還有兩個水煮蛋,正冒著熱氣。
林川也不嫌棄,就這麼坐在了田埂間,一邊看著耕牛犁地,一邊吃起雞蛋來。
“老伯,您今年貴庚啦?”林川查起戶口來。
“我啊,今年已經六十七啦,不中用咯。”老翁謙虛地笑著。
“看您生活不錯,能以雞蛋當早食,很是闊綽。”林川怎麼說也來大明四年了,對於民生還是有些了解的,像雞蛋這種食材比較精貴,隻要這個時代的雞不吃飼料,下蛋少,且多數都會被拿去孵化小雞,變賣生財,幾乎隻有富人家才會舍得吃掉雞蛋。
“嗬嗬,這位公子誇張了,在我太原,這種條件隻算一般。多數老百姓還是吃得起雞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啊。”老翁娓娓道來。
原來這村子緊鄰太原府,所種土地,也是晉王分封的農田,過去老百姓過得是比較苦,但自從新任晉王受封後,普天同慶,將晉王的農田打折分包給了農戶種植,現在一年隻需交三成收成即可。
那日子自然好了起來,百姓對新任晉王可謂是感恩戴德,總算是有了盼頭。
林川就聽老翁侃侃而談,吃完雞蛋,丟下二兩銀子,老翁誠惶誠恐,趕緊推脫,說要不了這麼多錢。林川隻是笑笑,也不收回,站起身來,繼續向村落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