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晟這才悟道了,敢情朱棣是見不得他西南王強盛,從此隻能開始裝傻充愣,避其鋒芒。
趕巧了,永樂四年,安南發生胡氏家族謀朝篡位,誅殺大明認可的陳朝藩王全家,並哄騙朱棣,說陳氏病逝,已無後人,所以黎氏才勉為其難接替皇位,還求大明冊封。
結果陳氏血脈陳天平當朝對峙,嚇得安南使臣跪地認罪,朱棣這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胡氏父子還假意願退位還政於陳氏,朱棣命廣西都督僉事黃中領五千兵馬,護送陳朝“前國王孫”陳天平回安南。
結果這胡氏父子不講武德,半路截殺,當著明軍將士的麵將陳天平擄走,最後處於淩遲之刑。這哪是割陳天平的皮肉,簡直就是打朱棣的大逼鬥。
朱棣隨即指派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讓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張輔共計三十萬兵馬,征討安南,誅殺奸賊胡氏一族。漢王朱高煦也是親率人馬,前去助陣,足可見朱棣對安南的怒火中燒。
也是在這裡,沐晟得遇了他一生的好兄弟,張輔。這子青年時就隨父參加了靖難之役,其父在東昌之戰中為救朱棣,闖入敵陣力竭戰死。所以朱棣對這小將懷愧疚之情,不遺餘力扶持其勢力。
張輔也十分爭氣,驍勇善戰,帶兵如神。在平定安南之亂時,朱能意外病逝,張輔榮升主帥,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戰場天賦,僅一年就覆滅了胡朝,改安南為交趾,設交趾布政司,將其從此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一時間,張輔被譽為大明新一代的軍神,而西南王沐晟的表現則被壓去了風頭,並且屢吃敗仗,變得又菜又愛送,每每都是大呼“輔兄救我”才保住了一條狗命。
但隻有張輔明白,沐晟這孫子鬼精鬼精的,每次說是吃了敗仗,損失都是屈指可數,反倒次次誘敵深入,讓張輔直接撿現成的便宜,名聲大噪。
張輔被視為大明軍神,其中沐晟最少有一半的功勞。但這樣的結果真是沐晟夢寐以求的,風頭全讓張輔去拿,自己當個邊塞小透明,安撫朱棣猜疑之心,何樂而不為。
朱棣也很滿意這種結果,甚至心情一好,在平定安南之後,更是將他這西平侯升級為了黔國公,進一步穩定了沐氏家族在西南無可撼動的地位。
“現在你明白了嗎?研究朝廷的爾虞我詐才是我的正業,帶兵打仗則是你的強項。我跟著你屁股後麵撿點小功勞足矣,做兄弟的,你不會這還跟我計較吧?”沐晟三言兩句就把張輔給架在了火上烤。
“反正我不管,這次武穆侯親臨交趾,你可要與我一道把他伺候舒服了,彆蹬鼻子上臉,把你目中無人的臭毛病改一改,可不能出亂子。”
“我目中無人?那也要他是個人才行。”張輔一臉鄙夷,倒頭繼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