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李來喜上山
巍峨壯麗的伏牛山山脈,它像一條巨大的蟒蛇一樣,慵懶的橫臥在豫西的大地之上。它山連著山,峰連著峰,綿延不斷八百餘裡,好不雄偉壯觀。
民國之末,在伏牛山腹地,有一個小山村叫何村,村中有二十來戶人家,李姓偏多一些,其餘全是雜姓。
小小的何村,它依偎在大山的山腳下,由向西東依次而建,一條小溪由大山深處的溝溝叉叉泉眼彙積而成,它由西向東在村子前邊緩緩流過,給這個小村子帶來了諸多的方便,使這裡的村民繁洐生息,綿延不斷的延續下來。
李來喜就是這個村子中的一戶,他與張旺才是鄰居。北屋三間舊瓦房是張旺才家的產業。東廂房兩間搖搖欲墜的爛草房,那就是李來喜的家。他們兩家住村子儘東頭,顯的很孤獨。
這天,天剛濛濛亮,以打柴為生的李來喜就早早的起了床,他隨便洗了把臉順手拿了一塊熟涼紅薯裝進棉襖兜裡,拿了繩子和擔子,把斧子彆在他的後腰上,鎖好門就向大門外走去了。
”來喜兄弟,你起的早啊,準備上山啊”?。
“啊,現在天也不冷了,呆在家也閒的慌。“
”那中啊,一定要多注意安全”。張旺才說罷,就回到自己屋裡走去。
李來喜年今二十八歲,中等偏高的個頭,一張微黑的國字臉,突顯勞動者的本色,身軀健碩而勻稱。他出了大門,邁著穩健的步伐,直向村子後麵那條小路走去。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從他記事起,就從不間斷的走著。究竟走了多少回,他自己也不清楚。但那條小路是他砍柴的必經之路。
說起李來喜也是一個可憐之人,十二三歲那年,他爹娘相繼去世。把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扔在了這個世上,他是東家一頓,西家一頓,吃著百家飯長的。好不容易才長大成人。等到能出力的時候在彆人的指點下,讓他砍柴賣柴來養活自己。因為他家隻有兩間爛草房,地沒一壟的窮光蛋,所以一直還是個單身漢。好一點他懇出力氣,靠打柴賣就能養活他自己。
初春的二月,乍暖還寒。冷風烏烏的吹著,李來喜下意識的把棉祅緊了緊,他繼續向山上走著。嘴裡還哼著棒子戲,穆掛英捷帥哩。他唱了幾句感覺有些累,於是就停住了哼唱。心裡想再打幾次柴挑到集市上賣了錢,無論如何也要把房子翻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