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靜觀其變吧!目前的局勢非常微妙,千萬不要錯過了形勢,要不然你我腦袋搬家事項,可是要耽誤了國家的大事,那我們就是千古罪人了!”
“可是,我們待在這裡是不是坐以待斃?”
“那你倒是說說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末將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那就多看少動吧!朝堂上目前亂的很,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大事!”
“他們找的祥瑞,就是拍馬屁,也不知道會不會拍在點子上!”
“其實何止他們,全國各地最近都發現了很多祥瑞,說起來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
“天後娘娘喜歡這一套,自然這祥瑞也越來越多了。我想將軍的馬產子,也許算得上是祥瑞呢!”
王孝傑樂了,問道:“張將軍,你怎麼這麼說?”
“您的馬顏色是紅的,可是升的馬卻是白色的,這難道不是祥瑞嗎?”
“虧你還想得出來,如果這算是祥瑞,那今天的大唐天下到處都是祥瑞,一派祥和的景象!”
“我隻是開個玩笑而已,將軍不要在意!”
“不要開玩笑了,這種玩笑開不得的,到時候如果傳到皇帝或者是天後娘娘的耳朵裡,指不定會給我帶來多大的麻煩!”
“我多嘴!”
“你還是出去巡查吧,光靠那個女人和那個傻小子,散關不一定太平的!”
“是將軍,末將即刻出去再次巡查!”
張雲逸出去巡查之後,王孝傑又坐在案桌前看起了塘報。
最近一陣子沒有特彆緊急的軍情,因為吐蕃人在戰場上占了很大的便宜,就是獲得了原來吐穀渾大量的土地。
這些土地已經足夠他們消化一陣子了,不過這對唐朝來說終究是個隱患。
因為這足夠切斷唐朝同西域乃至更遠的世界的交往。
對於高宗皇帝和天後娘娘武則天來說,這種情況是沒有辦法永久容忍下去的。
唐朝和吐蕃之間,將會為了生存,將會爆發長達幾個世紀的戰爭。
戰爭的結果,對於雙方來說是一場命運的抉擇。
曆史似乎給王孝傑開了個玩笑,他在這一時期的運氣是足夠好的。
因此儘管王孝傑是個喜怒無常的人,經常在自己的部下麵前發脾氣,但是他的心態還是足夠好。
尤其是他通過這些重要的情報,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西線無戰事。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事,也給了他的部隊和整個大唐王朝足夠長的休整時間。
為了打通西域,並且保持對整個西域的控製,大唐帝國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
曆史書上,對於這一時期記載最多的就是朝廷對相關地區的各種各樣的安撫政策,動不動就免稅免勞役。
這是絕無僅有的,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維持整個國家的統治。
不過,目前王孝傑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因為他對於武則天的心思還沒有完全吃透。
這個女人儘管手段高超心狠手辣,但是對於國家大事還算得上是非常精明的。
整個大唐王朝,實際上是在她的領導之下,東征西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東麵著力點就在整個半島上,利用半島上各個分裂政權的勾心鬥角,讓他們互相纏鬥,並且通過一場巨大的勝利,使得倭國不敢在對大陸有野心,老老實實的待在那些小島上。
他們目前能做的,就是派遣遣唐使來到唐朝中央。
全方位學習唐朝的典章製度,來自語言文字。
當然更有趣的就是改良他們的人種,這就是黑山老妖心心念念的度種事業了。
西邊,尤其是在西域地區,除了傳統的鐵勒和突厥之外,還要麵對強大的吐蕃政權的挑戰。
儘管在太宗皇帝時期,雙方之間的關係達到了一個頂峰,但是文成公主年歲已大,對吐蕃的實際影響已經很小了。
雙方之間的關係不再是以前那麼太平了,處於一種劍拔弩張的狀態。
換一句話說,其實就是一種冷和平的狀態。
這種冷和平能夠維持多久,雙方的最高層都沒有足夠的信心。
因為這是實力和利益使然!
作為唐朝的一位官員,王孝傑將軍覺得當初文成公主入藏的時候,似乎帶去了太多的東西。
包括把養蠶釀酒,造紙的工藝都傳給了吐蕃,極大地促進了吐蕃的生產發展。
生產居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軍隊的實力自然也會更上幾層樓,對唐朝來說造成了長遠的威脅。
曆史沒有後悔藥,目前能夠做的就是儘量的維持雙方的冷和平。
散關距離王孝傑的出生地並不遠,不過王孝傑想學習當年大禹三過其門而不入。
作為男子漢大丈夫,要以國家大事為念,王孝傑算得上是一個楷模。
他剛才和自己的副將說的一番話,其實是有深意的。
那就是武則天在緊鑼密鼓的走在當皇帝的路上,帝國的各路勢力正在蠢蠢欲動,希望在新的變局之下為自己找個發揮作用的舞台。
在文的方麵,武則天公開和私下的授意,在全國各地製造各種各樣的所謂祥瑞,通過各種奏折上報到中央。
在武的方麵,武則天明裡和暗裡大力培養親武勢力,這樣在極端情況之下,軍隊就不會造反。
不過對於太宗皇帝的直係子孫來說,是無法容忍一個女人當皇帝的,即使是像武則天,這種女人來說也是無法容忍的。
所以,武則天對他們就采取了鐵血的鎮壓政策。
她通過各種各樣的理由,消除各種可能的威脅,其中就包括她那兩個優秀的兒子,最後都沒能逃脫魔爪。
對於張懷德在離開散關的時候,把實際控製權交給張懷德母子倆,王孝傑是知道的。
不過作為一個過客,作為一個外來者,他並不好說什麼,因為這是張懷德的固有權利。
隻要不是造反,朝廷是不會說什麼的,反而會暗暗的支持。
雖然他現在隻是個中下級軍官,學也是非常關心最高層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對他們這些武人,接下來會采取什麼樣的政策。
唐朝的軍隊和以前不同,那就是太宗皇帝創立的府兵製。
這種製度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在軍事史上是非常突出的一個範例。
和平時期士兵就是農民,到了需要傭兵的戰爭時期,搖身一變就會變成士兵。
這種製度雖然對國家有好處,但是對於武人來說,不完全是好消息。
因為,這有可能會讓王孝傑這種職業軍人的權力架空,變成後世所謂的光杆司令。
如果一朝不慎,則有可能會造成軍心不穩,這也是王孝傑最為擔心的。
他在王公公的身邊安插了一個耳目,這個耳目和他自己還算得上是個遠方親戚,也是同姓。
再加上王孝傑以前曾經資助過這個耳目,因此兩個人之間的關係算得上是非常親密的。
兩個人之間也有書信往來,並且依靠信鴿傳遞消息。
上一封書信是三天之前,裡麵對他提示皇帝最近身體不好,天後娘娘有可能會動手。
這對於他來說可是個天大的消息,接下來會怎麼樣,還有待繼續觀察。
王孝傑並不急於站隊,即使要站隊,也要等到最後時刻。
這就是他目前在散關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