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是要繼承皇位的,從八歲開始他就讓太子開始接觸朝政,一點一滴的教導著太子為君之道。
對於九皇子這個小兒子,他也和大多數百姓家一樣,並沒有因為有了繼承人太子就不管這個孩子。
把能給的慈愛都給這孩子了。
對於七公主,雖然那孩子還小,可他也是每天都去看看,陪著玩一會兒的。隻是年歲小,他也不能在為一個幾歲大的孩子多做些什麼。
而對於三公主這個活著的長女來說,皇上表示自己操碎了心。
三公主執拗,腦子單純,還脾氣大。你說誰家有這樣的女兒,不需要多費心思的?
為了讓孩子以後出嫁過的好,他甚至不惜把三公主留到了十八歲才給這孩子賜婚。
婚事的挑選也是皇上經過幾年的挑選才選定的,最適合三公主的婚事。
皇上不會拿自己的孩子出去聯姻為西夏國謀福利。也不會用兒女的婚事去拉攏朝臣。
所以左相府權貴至極,三公主嫁入這樣的人家,婆家人會真拿她當兒媳婦兒來好好的教導。隻要三公主肯學,那以後的日子就不會變成靖安這種夫妻離心最後合離的下場,也不會變成長樂那種隻顧著自己隨心所欲,其實成為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話,被人取笑千古的公主。
九皇子的婚事他看似生氣下決定的,可皇上本身就有這道賜婚的心思的。
清貴之家的女兒,不能給九皇子帶來助力,一個厭惡九皇子外祖家的老丈人自然不會成為九皇子的助力。
皇上實在很害怕看見唯二的兩個兒子以後會為了皇位而爭鬥。
兄弟齊心,如他和安親王這種兄弟一樣,一起為國效力難道不好嗎?
皇上是真覺得自己作為父親把一切能想到的,能為兒女規劃的都做到位了。
可這會兒他居然被自己操碎了心的女兒如此忤逆?
董貴妃這次撐不住了,直接嚇昏過去了,她也沒想到三公主居然以死威脅自己的父皇,想要嫁去寒王府,想當寒王世子妃。
三公主也是滿眼的絕望、忐忑、不安,她這會兒當眾這麼做,要是能逼迫的父皇妥協,那算是她贏了,以後父皇再不管她,三公主也毫無怨言。
可要是這麼逼迫父皇還是不能心想事成的話,她就……
女人這輩子能嫁給自己喜歡的男人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她要為了自己的愛情努力拚搏。
“父皇,兒臣不想嫁入魏家,兒臣不喜歡他,兒臣喜歡的是寒王世子。如果父皇您還當兒臣是您的親生女兒的話,那請父皇能修改旨意,否則父皇您就以抗旨不遵的名義,砍了兒臣的腦袋吧。”三公主這倔脾氣一上來,嗓門還高的很。
殿內喊話,殿外伺候的奴才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董貴妃已經嚇昏過去了,九皇子還在自己的寢宮養病,這會兒可沒人為三公主打掩護,為三公主求情。
皇上的心漸漸涼了下來,死死的盯著自己活到了十八歲的長女。
這女兒是是不是被他給慣壞了?所以才敢這麼擠兌他這個當父皇的?還是當著皇室宗親的麵?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