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鏡 第219章 去火星乾什麼?(2 / 2)

好像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著它,讓它去火星。

阿超便開始研究去火星的方案。它查閱了埃隆馬斯可的方案和江玉的方案。

它認為埃龍馬斯可的方案太陳舊了,僅僅衝出地球大氣層和脫離地球引力就耗費了百分之七十的成本。

江玉的方案有進步,選擇了在月球發射,但是用激光供能的最大問題是在火箭距離月球越來越遠之後,供能效率會大幅度下降,就要求月球的激光供能站開足馬力加大發射功率,其實這樣也非常浪費。

江玉的方案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在擺脫月球引力場時也需要助推火箭。

阿超打算設計一套全新的方案。

它要讓登陸火星的飛船在繞月軌道組裝。就是不從月球表麵發射了,而是在繞月軌道上組裝好,在繞月軌道上發射。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塊脫離月球引力場的成本。

阿超打算放棄激光供能方案,它打算采用超級機甲上采用的高壓等離子體發動機,而隨著飛船攜帶一台微型核聚變發電機。這台微型核聚變發電機在飛到火星之後,便留在火星,為火星基地供電。高壓等離子體發動機需要消耗氫氣,所以免不了要攜帶一個巨大的高壓氫氣罐。

飛船從火星返回月球需要消耗的能量不多,因為是順著太陽的引力場飛行,隻需要消耗一些儲能,脫離火星引力場即可借著太陽的引力飛回來。

由於月球的表麵沒有大氣,所以阿超設計的飛船就像一個建築工地。

由兩根巨大的碳纖維骨架組成的龍骨,就是飛船的主體框架。

阿超打算把兩台高壓等離子體發動機安裝在龍骨的尾部。把兩個高壓儲氫罐安裝在龍骨的中間。把微型核聚變發電機安裝在龍骨的最前麵。

需要運輸的東西就綁在龍骨的其他位置就行,唯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整個飛船的質量平衡,還有就是要把運輸的貨物外麵包上防宇宙射線的薄膜。

每一件貨物必須具備自行在火星著陸的能力,因為飛船隻負責進入火星軌道,不負責著陸。

阿超在設計好了方案之後,便開始在月球基地生產飛船的各部分配件。

第一個要生產的就是碳纖維龍骨。由於龍骨的尺寸很大,有三百多米長,所以需要分成很多個模塊把一節節的龍骨運上繞月軌道,然後在繞月軌道上組裝。

阿超的巨大的飛船龍骨快要裝好的時候,薑嶽升得到了聯盟空天軍的報告,說反叛機器人在繞月軌道上組裝大型的骨架,不知道要乾什麼。

薑嶽升讓他們繼續偵查。

阿超接著有用飛船把微型核聚變發電機和兩個高壓儲氫罐裝到了骨架上。

這時候應該比較清晰了,聯盟的空天軍知道,反叛機器人正在繞月軌道建設一艘較大的飛船,感覺是要飛向外太空那種。

薑嶽升在得到報告後意識到,反叛機器人想要去火星,於是他立刻讓秘書寫了一份報告發給聯盟各國,說反叛機器人可能要派大型飛船去探索火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