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火星之變 第242章 避暑酒店(2 / 2)

他把他的思路跟全家人連寫帶畫地描述了一番之後,又是薑南美第一個表示支持,感覺薑南美總是對新奇的事物充滿了興趣。

薑春華(劉春輝)感覺有些疑慮,他懷疑那個安裝在廢棄建築外麵的密封桶的成本會很高,因為三十多米深的海水的壓力非常大,一平方米就要承受三十多噸的壓力,不知道這麼高強度的圓筒的造價會不會很高。而且還要建成透明的材質。

翁姆表示自己不懂技術,不想表態。

薑卓瑪的擔憂與薑春華(劉春輝)差不多,就是擔心那個圓筒的造價。因為還要考慮洋流和海浪的衝擊,會不會成本過高。

薑南亞表示自己不懂,不表態。

薑嶽升說,他用亞克力材料做參考計算過,如果做成圓筒形的話,隻要三十厘米厚就可以承受住巨大的水壓,而且亞克力的價格隻有每噸八千元,估計建一個三十多米高的亞克力圓筒的成本不會超過五千萬。

五千萬的話就能挽救一棟大樓,那肯定是劃算的。

經過薑嶽升這麼一推算,大家感覺好像有戲,於是就同意找一棟廢棄的大樓試一試。如果靠譜,就可以規模化地擴展,如果不靠譜虧損也有限。

第一步還是要谘詢政府,利用泡在海水裡的那些廢棄的大樓搞避暑酒店是否有相關的政策和法律的限製和要求。

比如這個大樓原來的產權人在海平麵上升以後,是否還對這個大樓具有產權要求。

政府的官員回複說,大樓原來的產權人已經失去了產權,因為這個區域已經統一劃為了海洋,按照國家的專屬經濟區處理。

既然是合法,接下來就是需要找合規的設計院進行設計。

薑嶽升找了幾家設計過海洋館的設計院谘詢了一下,感覺他們是有能力設計的。

其實設計這個大圓筒要比設計一個海洋館簡單多了,唯一的區彆就是海洋館的透明玻璃水池的深度一般也就十到十五米,他們倒是沒有設計過三十多米亞克力結構的圓筒。不過圓筒的受力分析比其他任何形狀的結構都容易搞,所以有一家設計院隻收了一百五十萬設計費。

其實,這裡最大的難度是要把圓筒紮在原來大樓地基的四周,下去的深度要超過十二米,是為了防止高壓的海水從原來大樓地基的下麵滲透上來。

而且僅僅是把圓筒紮下去十二米還不行,還要向原來大樓的地基下麵灌注防水膠,把整個大樓地下的地基完全打造成滴水不漏的地基才行。

由於海浪和洋流的衝擊,隻用亞克力是不行的,需要在亞克力的裡麵安裝上一個鋼梁框架支撐著亞克力。這樣雖然視覺效果不如純亞克力美觀,但是更加安全可靠。

薑嶽升最終選定了原某大酒店的大樓,因為他也是想開一家避暑酒店,原來酒店的大樓的結構基本上不需要改造,隻需要重新安裝基礎設施,並對內外進行重新裝修即可。

他讓設計院把這個避暑酒店和他在黃浦江對岸的水下觀光車碼頭,用水下廊道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把酒店業務與水下觀光業務結合在一起了。

一年以後,避暑酒店項目基本完工了,連裝修帶配套設施,總投資兩億多。

兩億多就搞一個豪華酒店,這也太劃算了!

誰也沒想到,水下避暑酒店剛一開業就很火,最便宜一千二百塊一間的客房都爆滿。可能開業的時間正好趕上暑期的原因。

薑嶽升把這個酒店交給了翁姆和女兒卓瑪管理。

水下觀光這一塊還是讓薑春華(劉春輝)和薑南美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