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有道理,當地人的很多人都住窯洞和地下,你可以帶著薑易生去考察一下。”薑嶽升道。
“好的,爸爸,我帶著薑易生明天就去。”薑春華答道。
第三天,薑春華便帶著薑易生飛到了蘭城,然後租了一輛車,開始在蘭城的郊區尋找適合建避難所的地方。
最終,他們在榆中縣石頭溝村,看好了一個地坑院,周圍與鄰居的距離都很遠,非常容易擴大麵積。
他們以三百多萬的價格把這個院子買下了。
然後在蘭城找了一家專門設計地下工程的設計院,開始按照避難所設計這個地坑院的改造方案。
薑春華要求避難所裡要有能支撐全家族十五口人五年的發電係統、食品儲藏係統、淡水係統等,生活必須的係統和設備。
還要有能夠抵禦匪盜入侵的安防係統。而且還要有一定的隱蔽性。
薑嶽升在看了設計院的設計方案後很不滿意,因為根本滿足不了未來嚴酷的社會環境下的避難需求。
他憑借自己這麼多年南征北戰的經驗,提出了一套思路。
第一,要有三個出口,其中一個出口在遠處的山坡上。這個出口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一旦使用了就是作為最後保命的出口,也就意味著家族的防禦被徹底擊潰了。另外兩個出口分彆連著地麵的兩套地坑院,其中一套地坑院就是現在購買的這個地坑院,施工就從這套地坑院開始。但是在建好地下空間後,這一套地坑院與地下空間之間要設置兩層隱蔽門。平時的時候就在這套地坑院裡生活,一旦出現意外,便打開第一道隱蔽門和第二道隱蔽門進入地下空間。如果敵人衝進來之後,最多是炸開第一道隱蔽門。這就要求第二道隱蔽門足夠隱蔽。第三個出口就設置在第一道隱蔽門與第二道隱蔽門之間,通過隧道連接在附近的一個廢棄的地坑院之內。敵人會認為你從那個廢棄的地坑院逃跑了。
第二,地下空間裡麵的水箱要足夠大,需要達到兩千噸,而且還要有水循環係統,對廢水進行再利用處理。
第三,地下空間的食物冷藏係統要建設三組,共十個。最深的一組用於儲存最危急時需要的食物,儲存量夠危機時三年的用量,就在那裡一直冷凍著,平時不打開。分為低溫冷藏庫、肉食冷凍庫和非肉食冷凍庫。第二層冷庫儲存兩年的食物,其餘的設置與第一層一樣。第一層儲存一年的食物,主要是為了應對短期的危機,平時隻儲存一半容量。如果遇到了危機,馬上把其充滿。
第四,發電設施要采用超靜音的設備,以免被侵略者通過聲音探測發現。
薑嶽升先讓家族的成員現將各地的生意全部關閉,能變賣處理的資產儘量快速處理變現,然後在榆中縣租了一家小酒店,把家族的成員向酒店集中。
接著,便開始讓卓瑪帶著女性家族成員開始開列需要儲存的各類物資的清單,而且一邊列清單一邊采購。
薑嶽升讓薑南美負責羅列各類需要采購的設備、工具和武器。也是一邊列清單,一邊采購。
……
這天黃昏,南極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圓形的熒光帽子,亞洲共和國南極天文觀測站的值班員已經確認,地球南極的上空,已經撞在了強大的伽瑪射線暴的邊緣,地磁場和稀薄的大氣,在伽瑪射線暴的照射下,出現了絢麗的熒光。
“總天文台,總天文台,這裡是南極遙望角觀測站,南極上空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伽瑪射線暴的熒光!”值班員焦急地向總台報告。
“收到收到,我是總台,已經收到!台長命令你明天早上可以駕駛飛機飛往奧黛國避難,你在撤離前,需要把所有設備都關閉,包括電源。”總台的調度說。
“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