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徐誌全敢賣這個關子,那鄭衛民覺得燒磚窯一定會成功;所以在信裡麵,鄭衛民提到了另外的事情。
“……賣磚的時候一定不要疏忽,可以讓大隊裡有能力的人在村口弄個吃飯喝水的地方,人家過來運磚也得歇歇腳不是?彆讓大家都去弄,有個一兩家就能行……如果有碎磚頭,不妨把出村的路墊一墊,雖然比不上沙石,但總歸也能讓車子好走一些,不至於雨天陷進泥裡……”
在鄭衛民寫信的時候,徐家村的第一窯磚燒成了,八千多塊磚,堆了十幾方,紅紅的立在磚窯外,讓徐家村的漢子們臉上的笑容都充滿了紅色的光彩。
“大家夥加把勁兒,咱們再燒第二窯!這八千多塊磚夠乾啥的?幾天就用完了。”
磚廠熱火朝天地乾了起來,供銷社的楊主任騎著自行車過來了,堆在道路旁的磚分外惹眼。
徐成聽說他過來,趕忙從家裡出來迎接。
“這是弄成了。”
“成了。”徐成心情也很好,大隊的這個磚窯成功,他臉上也有光:“主任,這邊請。”
家裡麵,早就置辦了一桌子的酒菜,徐誌全和徐根偉在半路等著,兩個人同徐成一道,簇擁著楊主任進了家。
酒喝到半酣,幾個男人的臉上都上了紅色。
借著酒勁兒,徐誌全提出要多買一些煤;楊主任答應了,但要讓徐誌全把磚先賣給他介紹的人,價格還是三分五。
彆看說話都在噴著酒氣,但這幾個人的腦子一點都沒掉線。
“這五萬塊磚……是這,楊主任,咱們也彆三分五了,反正我看你和大成的麵子,那就三分四!這個家我當了!”
楊主任馬上就端起了酒杯:“那就這麼說定了。”
徐誌全心裡在算著賬,這些磚拋去煤,還有稅,攏共能賺個一千四五;還得給人家馬師傅開工資,之前說好的五十塊要往上漲不少,要不留不住人。
徐成大喜,單價上雖然隻降了一厘錢,但總共也能剩下五十塊錢——這裡麵有他的麵子呢;往後他在楊主任麵前總能多說上幾句話了吧?
從徐家村出來,天已經黑了,隻有微微的月光能勉強照著路;楊主任推著自行車,腳步蹣跚地出了村,路過磚場的時候又看了看垛在路邊的紅磚,真好看。
大隊的漢子在碼第二窯的磚,等待明天早上點火。
出了磚他們就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