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1 / 2)

中秋節的時候, 屠老漢親自去鎮上買了不少月餅回來,後院那棵腿粗的棗樹上的棗子大多已全紅,家裡的豬是最先嘗味兒的, 風一吹,被蟲蛀的或是早早成熟的棗子就掉落了下來, 掉在地麵上, 風帶進豬圈裡,落在水井裡, 都被撿起來摻在豬食裡喂了豬。

生棗吃多了拉稀, 許妍每天最多隻吃一捧,大牛跟他爹吃的再多都趕不上棗子紅的速度, 到了中秋,大牛上樹拿竹竿把整棵樹上的棗子都給卸了下來,撿了滿滿兩大筐。

許妍蹲在筐前撿最紅最好看的棗子吃,百般挑選之後,剩下的大牛給淘洗了一竹筐,蒸了五六鍋, 前院的高粱杆編的篾席上曬滿了起鍋的棗子, 家裡還剩一筐生棗。

屠老漢見了揮手決定:“把剩下的這筐棗分分, 明天給你幾個兄長送去, 家裡的月餅也帶上, 到鎮上去在劃拉幾條五花肉, 你懷了也得給你幾個兄嫂說一聲,雖說不過禮, 但也可以走動來往。”他如是對許妍說。

下午,許妍跟著屠大牛回到老宅去摘葡萄,院牆外爬出去的葡萄已經被村裡的孩子給摘光了, 為了不讓他們翻/牆進來,許妍每次遛彎都來轉一趟,現在既然打算去兄嫂家,乾脆把剩下的葡萄給摘完了,自家吃不知道要吃多久,大多還是便宜了空中飛鳥。

院子裡的草比膝蓋還高,這就是不願意讓小孩翻/牆進來的原因,一是怕摔,二是怕草裡鑽的有蛇。大牛站在凳子上摘了往筐裡放,許妍就拿著竹竿在這一圈亂敲一通。

鎖上上鏽的門鎖,就見對麵左邊院牆後麵躲了不少孩子,許妍每次來都會看到他們,也就混熟了,之前還說讓他們彆翻/牆,等大牛來摘葡萄給他們分點。

這不,就來了。

許妍招手示意過來,給他們十來串葡萄,看他們接的時候還在偷瞄男人的臉色,心裡好笑,屠大牛這混子的名聲讓小孩都怕他。

第二天一早,兩人駕著牛車先去了許妧家,她家裡也有棗樹,但她家裡孩子多,不怕吃不完,還有月餅、葡萄和昨天過節剩的半邊鵝。

許妧得知兩人還要回娘家,狠拍大腿,輕籲:“得虧你倆來了一趟,小妍哪能坐這麼長時間的牛車,牛車又顛,大牛一個人去,小妍留下來,剛好你姐夫也在家,讓他跟你一起去,送節禮總不能兩個姊妹隻去一個。”

到了黃昏,兩人趕著牛車回來,回來的路上屠大牛還在跟許妍說:三個舅兄挺熱情的,得知你懷上了也都讓我好好照顧你。

“他們怎麼樣?家裡都還好吧?”她問。

“看著應該是挺好的,你大哥家的二小子好像是快成親了,但你兄嫂沒說,我跟姐夫聽人提了一嘴。”屠大牛感歎道:“你娘家村裡的人太閒了,我跟姐夫去了大半個村裡的人都過來打量兩眼。”

“噢,村裡人是長了顆閒心。”

許妍肚子顯懷的時候,地裡的番薯得往回收了,番薯葉在入秋之後就由白嬸子給掐了回來喂豬,早在三天前,剩下的番薯藤都給割回來曬在稻場,一部分是給牛準備的,另一部分在入冬後給用碾子給碾碎,混著稻糠、麥麩一起煮了喂豬。

村裡就屠家種的番薯最多,這個時候也好請幫工,拿鋤頭刨的,用牛犁地的,一畝又一畝的番薯從地裡給翻了出來,刨碎的、犁破的先撿回來喂豬,給它們嘗個鮮,完整的都給放地裡曬一天,再把地窖打開,請人撿紅薯裝筐抬上牛車拉回來裝進地窖。

土裡遺漏的沒挖出來的番薯也管不著了,沒那功夫去再翻一遍,就放話說番薯地裡剩下的不要了,意思就是想去撿漏的光明正大去,不用偷偷摸摸的。

番薯產量高,家家戶戶都有種,但家家戶戶養的都有豬,多喂豬一點豬不也更肥?番薯好吃又飽肚,拉到鎮上去賣價錢是高不了,但架不住個大,鎮上的人又沒田地,想吃隻有買,一麻袋也不少錢,每到秋收過後,沒事做的婦人就背著背簍拎著籃子出來往已收割的田地裡撿稻穗、扒番薯,這是鄉下地裡的常態,熱鬨。

許妍出門散步的時候見了也會去湊熱鬨,撿番薯的有自己村的,彆個村的,還有鎮上的,她們聊天聊的熱火朝天,她也坐在旁邊聽,有時也拿個小鏟子在地裡挖番薯,帶回去看哪隻豬順眼喂給哪個。

屠老漢見了不時地叮囑她:“妍丫頭,少往田邊地頭跑,土坷垃多,草深,你彆給摔著了,往日摔了大不了就破個皮流點血,現在一摔,我大孫子可就沒了!”

許妍知道,她也留著心,去地裡路上走的慢,也隻是為了湊熱鬨哪會真乾活,逮著老頭再次念叨大孫子了,中午飯桌上,大牛也在的時候,她笑著問:“爹,你怎麼一直念叨大孫子?我還可能給你生個孫女呢。”

再瞅了她男人一眼,問:“不想要大閨女?”

“那不可能,我們屠家已經單傳好幾代了,都是生了兒子,你這胎錯不了,準是男娃。”屠老漢信誓旦旦的放話,

大牛臉上的欣喜又給收了回去,滿臉糾結的坐在一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