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理河哭了(1 / 2)

《大理河哭了》

原創抒情之作[一百五十]

位於陝西省北部,歸屬黃河分支中的一支,從寧夏平原流到山川之地,它是黃土高坡眾山之間貫穿而下的一條河流,被人們命名大理河,似乎它的源頭就從雲南大理起步。山高不顯得海拔就高,水深不顯得地域就廣,沒有大麵積的平川可以栽種,隻能在山上播撒,沒有水的灌溉除了祈禱上天再沒有彆的辦法,靠天吃飯,飽受饑寒,就算是這樣,大理河也養育了這裡數十代的人們。曾窮依山造窯,曾苦牽驢拉磨,曾累擔糞施肥,曾渴下河取水,不論多遠也不曾怨命,每天的辛勞隻為好好的活著,大理河帶給我們的好處太少太少,其實是我們不懂的應用。那時候的大理河混濁泛黃,人們為了飲水,隻能擔回家澄清之後使用,惡劣的環境黃沙在地麵與天空間飛馳,熱時高溫讓人難以呼吸熱汗直流,冷時低溫猛增讓人躲在被窩打顫,穿衣服也是爛了補補了爛,縫縫補補又一年,可憐到出門不敢走大路。吃不上白麵吃不上肉,吃些榆錢苦菜玉米麵,饅頭又黑又硬,大鍋飯隻稀不稠,弱不禁風的身體支撐著人們度過那些難熬的憔悴的苦命生涯,希望美好的日子快點到來。

時光帶著這些心願穿過命運的長河,走到如今的年代,往事不堪回首,終於等來了現在我們曾向往的生活,一切都變得舒坦,大米白麵供應不求,肉香味美各隨其意,打扮風光衣著顯亮,告彆了冷熱交替的心酸,植樹造林改善了環境的劣勢,讓人們的心裡得到了一種平衡,隻有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換來幸福的真諦,發自內心的喜悅,讓人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土窯已成過去,磚房小院已成現實,幾畝良田適地而用或大棚種植,養雞養豬國家補貼,道路通暢用電不斷等等,這是農村小鎮的現狀。再看看我們熟悉的大理河,水流清澈,造壩通渠,灌溉田地,飲用甘甜,這僅僅是為人們造福的一小部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