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裨將之爭(1 / 2)

廉義回到營帳內,急忙屏退仆從,隻留了兩人在屋內。

一人是樂毅的長子樂翎,一人是田單的幼子田淮。

他們陣營是以廉、樂、田三家的家臣為核心抱團組成的,現在各自家主不在,隻能幾位少主公拿主意。

今日三軍營會的變故讓三人不由得不重視,剛才身在其中不覺得什麼,現在回來之後,越想越覺得後怕。

幸虧在這過程中,己方沒有貿然站隊,不然都會落得陳霸天那樣的下場。

廉義在幾人中年紀最輕,但因為廉頗家勢力最盛,廉義本人也足夠優秀,所以一直被推到台前。

田淮輕咳一聲:“廉兄,今日之事你怎麼看。”

廉義想了想:“趙家這兩兄弟不簡單。”

廉義這麼說還是謙虛了,今天趙家兩兄弟的表現可以說完全擊垮了廉義的自尊心,甚至連爺爺廉頗當初對這兩人的評價都產生了偏差。

廉義的話田淮和樂翎都很認同。

大家都知道,趙括領兵這件事在定下來之前,趙母是極力反對的,為了阻攔趙括為將甚至把趙括貶低的一文不值。當時趙括的表現也確實讓人恥笑,沒等出征,就把趙王賞賜的金銀財寶一股腦的拿回了家,和趙奢當年把賞賜全部跟下屬分享的行為截然不同。

所以當時各個世家對趙括的印象,都打上了一個“重小利”的標簽,認為他胸無點墨,沒什麼本事。

領兵以來趙括也一直沒有任何作為,每日就是帶著家臣巡視營地,勘探地形,對於郭東紅的人事調整無動於衷,軍中甚至傳出司馬大於上將軍的說法。

可今天趙括的表現完全換了一個人,這哪裡是沒本事啊,明明就是胸有溝壑,城府極深。

相比於趙括,幾人更在意的是趙牧,畢竟趙牧和他們年紀相仿,平日裡都是放在一起比較的對象。

田淮:“這個趙牧,廉兄認為怎樣?”

廉義臉上閃過一絲落寞,輕聲說道:“我不如他!”

簡單的幾個字卻聽的田淮一愣,廉義平時最是心高氣傲,在邯鄲城裡能讓他看得上眼的公子哥不超過兩隻手,今天怎麼對趙牧這麼高的評價。

廉義又說道:“今天他踏案而行威風不已,兩擊碎了軍杖,與趙王親衛陳霸天周旋許久不落下風,還親手縫了那駭人的傷口,我廉義佩服。”

田淮連忙寬慰道:“廉兄不必自謙,我們與公子牧雖不是摯友,但都一起長大,平日裡趙牧的為人大家都知道,雖偶爾表現出聰慧,但總的來說就是一個莽夫,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得靠父親和兄長解決。今天的事應該也是趙牧將軍提前安排,廉兄不必把他捧得太高。”

廉義沒有接話,他希望田淮說的是真的,如果這些舉動都是趙牧一人所為,他難以接受。

房間一時陷入安靜,廉義和田淮同時看向了樂翎,這人平時最是吵鬨,今天怎麼這般沉默。

樂翎看著兩人哈哈一笑:“在下沒二位聰慧,凡事聽廉兄和田兄的即可,我隻是在想,要是趙牧的事情傳回了邯鄲城,邯鄲城的公主小姐們還不得踏破了趙家的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