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華島諸將得知他們隻有三天準備時間都不敢怠慢,把原本在海上鑿冰的軍民都撤回島上開始在屯糧城的東南麵修建冰城。
在這寒冬時分,島上最不缺的就是冰雪。人們先用雪堆砌成雪牆,然後再澆上幾遍水,雪牆就變成了光閃閃、硬邦邦的冰牆。
在冰牆內外,人們堆一層雪澆一次水,建起了許多堅冰的碉堡和炮台。
屯糧城裡一部分糧食被裝進麻包運到冰城裡麵堆積起來,與剛砍伐的樹木一起構建起巨大的炮台。
李雲龍看到從屯糧城那些糧囤裡扒出來的糧食不由直皺眉。
本穿知道米發紅了是存放不當變質了,但糧食裡混了那麼多沙子甚至石頭是什麼鬼?
不過作為一個有些職場經驗的穿越者,他知道後勤部門的水都很深,所以他也不敢說,他也不敢問。
東西兩山上的兩座軍營和島上的村子都已被放棄,所有人集中到屯糧城和冰城內。水兵們從被冰凍在港口的船上把各種銃炮戰具都拆卸下來轉移到屯糧城的城牆上和冰城內的碉堡上。
龍武水營一共擁有四五百艘大小船隻,相當一部分船上都裝有佛郎機、百子銃和盞口銃等各種火炮,所以光是從龍武營的船隻上就拆卸下來一千多門各種火炮。
明軍各船上還普遍裝備鳥銃、魯密銃、標槍、藤牌、弓弩、鉤鐮和腰刀等武器。用這些武器與後金騎兵野戰可能會被打成狗,但守城足夠了。
港口內還有不少商船。
一些船上為了防備海盜也有火炮、鳥銃和冷兵器,數量大得出乎李雲龍意料。
此外海船上都帶有修船的工具,錘子、斧子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東西也都被充分利用起來。
李雲龍在檢點守城器械時還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他指著一大堆纏了麻繩的竹筒問遊擊金冠。
“這是什麼?”
金冠說:“這是噴筒。”
啥?沒聽說過!
金冠一通解釋李雲龍才知道噴筒是個什麼東西。
原來這是明軍裝備的一種竹製火器,是用兩三尺長、二寸粗的竹筒打通竹節,以麻繩密纏,內裝硝、炭製成的噴射藥,然後再裝巴豆、狼毒、甘遂、斷腸草之類藥物製成的毒藥餅,發射時可以噴出長達三四丈的火焰並釋放毒煙。
由於噴桶非常輕便,明軍中曾經裝備甚多。後來由於鳥銃等火器傳入,加上噴桶的使用受風向影響太大,所以噴桶在明軍中逐漸式微。
但由於在水戰時使用噴桶可以燒毀敵船船篷和帆,大明水師依然大量裝備噴筒,彆管大船小船不帶上五六十個都不好意思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