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雲龍忙著從大明帝國身上薅羊毛的時候,寧遠和覺華島大捷的消息也在不斷發酵。
自從萬曆年間薩爾滸一戰後,明軍麵對後金一直喪師失地基本就沒有打過勝仗,數年下來朝廷上下已經毫無戰勝後金的信心。
正月兵部尚書王永光得知後金兵發寧遠後,不但從長城一線的薊鎮、宣府調兵八千去防守山海關,還要求保定、宣府、山西、陽和、大同、甚至山東、河南的巡撫和總兵都要各帶本鎮三分之一兵馬向京師方向集結,隨時準備拱衛京師。
這完全是一副風聲鶴唳的模樣了。
誰知這次寧遠居然守住了,覺華島也守住了!兩場勝利就像是給大明打了一劑強心針。
這些日子京城裡的酒都明顯比過年的時賣的多。
普通百姓在茶社酒肆裡彈冠慶幸韃子沒有像當年的也先和小王子一樣打到京城,士子們則在青樓談論如果這次是自己鎮守寧遠能夠留下多少後金軍。
魏公公則是抓住機會在京城大肆宣揚皇帝受到上天庇佑,武成王薑子牙派人帶來神諭才守住覺華島,因此京城內外士紳百姓都在打聽李雲龍的情況。
幸好李雲龍擔負著替皇帝進行海外貿易和移民的任務,魏公公擔心走漏風聲隻把他對閹黨核心人員展覽了一下,李雲龍才能有時間繼續在兵部、工部和太仆寺活動,基本不受打擾。
二月中旬內閣初步議定寧遠大捷相關人員的封賞。
寧前兵備道袁崇煥堅守寧遠退敵有功,升遼東巡撫。
李雲龍為朝廷帶來神諭,並守住覺華島,於國有大功,封世襲千戶,實授鼇山衛浮山千戶所掌印千戶。
魏良卿也因為寧遠大捷被封了肅寧伯。
其他滿桂、朱梅、祖大壽、姚撫民等寧遠、覺華島守將也各有升值加銜。
在李雲龍封官後正好是黃道吉日,皇帝下旨祭祀薑子牙,並給薑子牙加封號、建廟。
萬曆年間許仲琳寫成小說《封神演義》,如今到了天啟年間小說已經在民間廣為流傳,老百姓受小說的影響開始尊薑子牙為“武祖”、“天齊至尊”、“神祖”。
皇帝加封薑子牙“天氣至尊護國昭烈武成王”把老百姓對薑子牙的信仰直接推向了一個高潮,李雲龍的名字也開始傳向整個大明。
李雲龍當時說薑子牙給自己托夢隻是因為薑子牙封在齊地算是老鄉,這也算歪打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