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聯合他麾下一眾謀士來反對,這事他不得不重視。
“為何?”
“蝗災出現,乃是上天警示,是上天對世人的懲罰!”
在劉曄等人看來,蝗災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世人不行善舉,不修德行,惹怒了上天,上天這才降下懲罰,來懲罰世人。
對蝗蟲出手,就是對上天的大不敬,這樣不僅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反而會讓上天更加動怒。
到時候降下的天罰,可就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蝗災,甚至還有更加嚴重的天罰,甚至是毀天滅地!
劉曄說動大家,一起來找曹操收回成命,不要再對蝗蟲出手,要祭祀上天,向上天認錯,祈求上天能夠高抬貴手。
曹操眉頭微皺,道:“蝗蟲過境,赤地千裡,寸草不生,要是不治理,會導致莊稼顆粒無收!你是想讓我兗州百姓都餓死嗎?”
曹操大怒,這是在破壞他的發展大計!
“明公,子揚所言及時,蝗災乃是上天警示,明公要是於上天為敵,要是降下更大的災難,明公要置天下百姓於何地?”
荀彧見曹操動怒,急忙開口勸說。
在這個時代,災異天譴說盛行,最好的辦法不是解決災難,而是祭祀上蒼,世人覺得隻要上蒼滿意,自然會收了神通。
天下蒼生就不會再遭受災禍,祭祀過後還是沒有半點效果,那隻能說明祭祀的時候,不夠誠心!
沒能讓上蒼滿意,上蒼這才沒收了神通,要是災情變得更加嚴重,就說明世人缺德事做的太多。
總之,在災異天譴說下,蝗災是不能人為乾預的,否則,就會引發更大的災難,會死更多的人。
其他人也紛紛站出來,表示讚同,眼下最要緊的不是滅蝗,而是搭建祭壇,來祭祀蝗神,讓蝗神將祂的子孫收回去。
“明公,諸位所言不無道理,滅殺蝗蟲有傷天和,是非明智之舉!”
戲誌才也勸曹操放棄滅蝗大計!
曹操看著一眾反對滅蝗的謀士,不由得有些動搖。
滅蝗是不是真的錯了!
祈求上天,難道就管用嗎?
“此事,容我想想,汝等先回去,到時候再議!”
曹操決定去問問曹昂,打發他們先回去。
眾人紛紛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