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莊子新建了一所學院的消息,已經開始逐漸在周邊的縣子傳開了。
這年代,如此大張旗鼓的建設這麼一座書院,很難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周邊莊子的上的讀書人們,自然是要來來看一看這座書院的。
不求彆的,萬一這座據說是孔氏弟子建設的書院裡出了那麼一兩個當官的。
以後說起來我曾經與某某大人有過一麵之緣,那也能吹個十天半個月的。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逐漸的就連南京城也開始有讀書人對這座書院好奇起來。
這幾天的時間,已經陸陸續續的有南京城的讀書人過來打探消息,順便蹭課聽了。
不過從這些的人的穿著打扮來看,就是那種家裡沒錢,請不起先生的,到處蹭課的年輕罷了。
嗯,一堆窮鬼。
可惜,方靜之目前需要的,還真是這群窮鬼們。
孔善祥是個有教無類的人,在他看來,隻要你想聽,隻要你願意認真聽他的學問,那麼他就願意把這些站在窗外翹首以盼的窮學生全部邀請進來聽課。
至於教室能不能坐得下那就不是他該操心的了。
坐不下,那可以站著聽嗎!
這也導致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他的課堂早開始人滿為患了。
起初的時候,也隻是那些個窮書生旁聽。
可是越聽,越感覺這位孔先生的學問有些怪,看似沒有道理,但當回到家,躺在床上一琢磨,卻又覺得很有理。
這般聽了幾天,鬼使神差一遍,這幾個窮苦讀書人,開始開始一堂不落的跑來旁聽了。
於是乎,逐漸的就連那些早已經小有名氣的讀書人,也懷著好奇的態度過來了。
孔善祥天生就是個當老師的人,也是個天生的理論家。
或許是因為走過萬裡路,見過民間疾苦,也見過朝堂權謀的原因。
他的道理,總能夠講的深入淺出,時不時的還會拿出具體的例子,讓人聽得足夠明白。
從同理之心,講到大道至簡,再到知行合一。
每一堂課,孔善祥都講的舌燦蓮花,讀書人們聽得如醉如癡。
可慢慢的,書生們就發現了這所學校的詭異之處。
這書院裡的先生們,似乎很不對勁啊!
這還是儒家的書院嘛?
怎麼會有人教授農學,有人教授醫學,甚至還有人教授怎麼打鐵蓋房子啊。
這些可都是被讀書人嗤之以鼻的學問。
可當他們聯想到孔師所講的同理之心,難不成這就是同理之心?
於是也開始靜下心裡細細聽講,不知不覺間竟然沉浸其中。
朱標也是書院的眾位先生之一,所以時不時的也會來講上那麼一兩節課。
不過若是這些學子知道,給他們講課的就是大明朝當今的太子爺,估計能驚的下巴都掉下來。
方靜之坐在台下,看著朱標在講台上侃侃而談,莫名感覺有些羨慕。
不知道朱標講的啥,反正是從三皇五帝到大明開國,講到哪算哪。
其實,方靜之也有一個當先生的心思。
可是方老師小課堂開課還沒有半刻鐘。
孔善祥就冷著臉把方靜之從講台上趕下去了。
說是什麼汙言穢語,誤人子弟。
方靜之就想不明白了。
如何與富婆談戀愛這種課程,難道不正是這些青年才俊所需要的嘛!
教坊司女子的錢你都不騙,那你還是讀書人嘛!
朱標的課很快就講完了。
方靜之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再次嘗試一下。
可剛站上講台還沒開口,就看到了自己師兄那張鐵青的臉。
孔善祥覺得,讓自己的師弟講下去,自己老孔家的名聲,很可能就沒有了。
“大哥,你也覺得我的課有問題?”
方靜之滿臉的不高興。
教授與富婆談戀愛,自己這才是真的教書育人。
讓讀書人們少走好幾十年的彎路,多好的事情啊!
老孔就是個二愣子,不是個明白人啊!
這不要臉的問題讓朱標很是尷尬。
回答是吧,有點打擊方靜之這個家夥的積極性。
回答不是吧,還覺得有點虧心。
“咳咳!”朱標咳嗽兩聲:“靜之啊,你這課程呢,不適合拿到課上講。”
“我個人覺得呢,你可以寫成書。”
“反正你有書鋪,估計能大賣!”
咦!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大哥,你這話說的,就很有道理啊!”
朱標忽然感覺,自己可能出了個餿主意。
依著南京城那群閒的蛋疼的讀書人的尿性,這書一旦寫成了。
搞不好還真的被這群人給買斷了貨。
哎,算了。
一物降一物,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朱標歎了口氣,輕輕拍了拍方靜之的肩膀。
“靜之啊,你這書寫好了,給我一本先看看!”
???
方靜之滿腦袋問號。
朱標說道:“我看看上麵有我名字沒,你可千萬彆說這事是我讓你乾的!”
方靜之!!!
沿著書院到莊子上,早已經修好了一條大路。
朱標在學堂裡隻有一節課。
所以上完了這節課,也就沒事了。
二人準備回莊子上。
路上,朱標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忽然將一個物件丟給了方靜之。
方靜之抬手接過。
朱標說道:“這是太子府的令牌,有了這令牌,你可以隨時來東宮找我。”
方靜之哦了一聲,打量了玉牌一番之後,這才將其收了起來。
“不好奇我為什麼給你玉牌?”朱標忽然問道。
一般人得了自己的令牌,特彆是能隨意進出東宮的令牌。
不說是樂的磕頭如搗蒜,那也是高興的要飛起。
可方靜之這態度,讓朱標竟然有一絲絲的挫敗感。
本太子的牌子,就這麼沒有吸引力嘛!
“這有啥好奇的!”方靜之聳聳肩。
然後從袖中掏出一塊牌子!
好家夥,父皇的吳王令牌!
又是一塊。
好家夥,母後的奉儀令牌!
在一塊。
毛驤那個家夥的錦衣衛指揮使私人令牌。
朱標有些無語。
這家夥,這麼多令牌帶在身上。
不是有令牌收集的癖好吧!
不過再一想方靜之的為人,看看那掛了五六塊,一走路就叮當作響的玉佩。
朱標果斷選擇了不再追問。
與父皇母後相比,自己這牌子,似乎確實沒怎麼有排麵。
“我過幾日,可能就要回南京城了!”
沉默半晌,朱標緩緩開口。
老朱一家子要回南京城,方靜之早有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