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黃觀的一家子,都是暴脾氣建文忠臣。
可以說,黃觀的這一生,在大明的曆史上,可謂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個家夥,一看就很適合作為方門走狗啊!
方靜之打量著黃觀,那是越看越喜歡啊!
可這眼神,看的黃觀卻是越來越害怕。
這少爺的眼神怪怪的,總給人一種頭皮發麻,屁股抽搐的感覺。
黃觀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哆嗦,隨後緊了緊身上的衣裳。
警惕的看著方靜之。
“這位少爺,待如何?”黃觀問道。
“還有家人嘛?”方靜之答非所問。
黃觀皺了皺眉頭,剛想說話,方靜之卻冷不丁的蹦出一句:“君子當誠!”
這尼瑪,這是不信任自己的人品啊!
黃觀老老實實的說道:“家中父母早亡,孤身一人!”
“喜歡看書?”方靜之笑了笑,將黃觀手裡的書抽了出來。
竟然是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所著的管子。
方靜之隨意的翻閱了幾頁。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善分民也。”
“聖人不能分民,則猶百姓也。”
“與己不足,安得名聖?”
“這是什麼意思?”
黃觀侃侃而談:“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們善於把利分給百姓,如果聖人不擅長把利分給百姓,那他就跟百姓彆無二致了,自己都貪婪而不滿足,又怎麼能算是聖人呢!”
“是古有事則用,無事則歸之於民,唯聖人為善托業於民,民之生也,辟則惠,閉則類,上為一,下唯二!”
“所以,國有事則從百姓那裡征收財務,無事便藏富於民。”
“隻有聖人才會善於把事業寄托在百姓身上,百姓的本性,是越開道便越通達,越約束越善良,上行下效,給百姓做出好的榜樣,百姓自然會學習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