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試了幾發佛郎機炮,感覺這個威力也就一般般,攻城肯定不行,這是一種輕型火炮。
實彈打出去,滾滾跳跳帶著動能對付騎兵,作用可能還過得去。一炮可以配3子銃,20.30秒就可以發射1炮,這發射速度就很給力。
整上3.5千門來幾輪齊射的話,場麵還是蠻壯觀的。
讓人把佛郎機炮送神機營那邊,讓他們按照尺寸打造一個出來。
何三兒對火繩槍的評價比較高,打的遠,命中率也高,唯一比不上燧發槍的就是它的發射速度稍慢,而且天氣不好也不能使用,最後還是比不上燧發槍。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我打4槍,你打2槍,嚇都能嚇死你。
作為新一代的槍神,他對2種槍械做出了中肯的評價。
整個兵仗局的鐵匠都被朱厚照給調集起來,人數有超過400人,日夜不停的打造槍支,整12月一個月時間也就能打製300支合格的出來。
習慣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這麼多人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才這樣一點點的生產力,怎麼可以忍受的了。
於是,過了年後,豹房外麵,皇家便利店的門口就貼上了招聘鐵匠,學徒的廣告。
熟手,生手,學徒都需要,最重要的是還有工資發。
條件優越,吸引了很多人來應聘,人手多了之後,生產力提高不少。
預計1個月能打製400-450支出來,隨著這些人的熟悉程度提高,預計2個月之後最高才能在600支左右。
豹房槍作負責人太監劉雲清小聲的給朱厚照彙報了槍支生產情況。
兵仗局那邊把零件打造好了之後,經過驗收。
再送到豹房這邊槍作坊,經過這裡的工匠帶領太監們做最後的組裝。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何三兒帶領10個試槍侍衛,打上3槍,檢驗最後一次。
朱厚照覺得,隻有嚴格的經過檢查,才能減少失誤,到時說不定就能救人一命。
“還要想辦法提高產出。等這一批人變成熟手之後,讓兵仗局再招一批學徒工人來。還有放話出去,誰能改進促進生產,朕這裡的獎賞會讓他滿意的。”
“讓那些師傅不要留手,全力教徒弟,看誰帶的徒弟多,教的好的也有獎勵。”
“是,萬歲爺。”
年後的征兵工作繼續進行著。
張侖過來反映,通州其他地方的,比如順義,懷柔,香河等地不少良家子弟都到現場。
要求入伍當皇帝的親衛軍,上戰場去殺蒙古韃靼,為原來的兄弟戰友報仇雪恨。
朱厚照笑嗬嗬的聽完,報仇雪恨這就是扯蛋了。
這完全是被聖衛軍的高額待遇吸引的,
聖衛軍當兵是軍籍,退伍之後就轉回民籍。
你去看下現有的衛所,隻要說可以脫離軍籍轉為民籍,9成5的人都會脫下軍裝去種地。
大明要脫離軍籍是多難?做官要達到尚書這樣的級彆才行。
聖衛軍的人開始的皇莊的佃仆,也是比較低等的,能轉為民籍就值得他們去拚命了。
“皇莊定員5千人,其餘各縣也招滿5千人。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