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閒功夫,我去打聽紅怡院新來的姑娘擅長什麼不好?
幸好對邸報有過基本的了解。
湯佑勇鬆了半口氣,有點緊張的回答起來。
“回陛下,邸報由六科廊坊根據朝廷政策發布,由通政司運轉到大明各地的。是我大明朝最權威的官方文件。”
“不過很多地上的大員都派了提塘官在京城成立一個報房,然後請了人在京城專門摘抄關於自己任地的消息。會和一些文書之類的通過驛站傳回任地。”
“因為提塘官一般是武人,他們不通文墨。市麵上還有專門摘抄邸報的人,會根據雇主要求,摘抄一些除本任地之外的其他事情一同傳遞。”
湯佑勇停頓了下來,想了幾秒鐘,加上了自己的見解,繼續說道。
“總之這個邸報是既複雜,又麻煩,效率還慢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畢竟朝廷的政策,官員任命,發生的大事情都是通過邸報來通告全國。”
朱厚照還真不知道一份小小的邸報這中間還有這樣多的曲折。
居然還分類彆隻摘抄自己感興趣的。
這是最早的追星還是追官?
“朝廷不是印刷好了一整份的報紙分發下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