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半時間,送完了四十幾家預定的貨物,朱強大概算了算,成本大概是二十兩左右,卻回收了三十八兩多,利潤相當可觀。但是目前他們還不能常年待在府城裡,最好的方式還是和王家商鋪達成協議。想到這,不免對蘇聖平佩服萬分。
武世慶給的信中,除了說有人預定的情況外,隻大概說了和王家商鋪談了進貨的事宜。蘇聖平僅憑武世慶三言兩語,就猜到了大概。給朱強定的策略是,現階段他們還無法在府城開貨鋪,一是要堅持接受大戶散客預定,送貨上門。二是要做大商鋪的供貨商。價錢方麵,預定送貨上門的話,價格要比市價上浮百分之十,但這百分之十中的百分之五作為好處費歸買貨的下人所有,另百分之五歸送貨人所有。這樣就能把他們兄弟幾個從送貨這個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準備以後和山裡的山民建立長期關係後,這收貨的事情也可以委托出去。至於和大商鋪合作方麵,蘇聖平提供了三種方案供朱強擇機而定。一是賄賂商鋪管理人,和商鋪的管理人合作,讓利給商鋪的管理人員,在給好處的同時,儘量保證自己的利潤不低於百分之五十。二是和商鋪合作,簽訂長期供貨合同,要確保利潤不低於百分之三十五。三是和商鋪聯營,付出一定租金,給商鋪百分之十的利潤,價格自定。
“王管事,這是十兩銀子,不成敬意,如果以後都按今天的價格收貨,每次給您都不會少於這個數。”武世慶帶著朱強和猴子給王家商鋪的貨棧送了山貨後,王管事顯然對山貨的質量尤其是那新穎的包裝方式非常感興趣,也不知是看武世慶的麵子還是其他原因,很爽快的按照朱強提出的價格收購了所有的山貨,還要朱強回去之後有多少送多少過來。完成交易後武世慶強拉著王管事一起去酒樓喝點小酒,王管事貌似也有進一步接觸的意思,一行人就來到商鋪附近的聞香樓,找了個小雅間,喝了幾杯酒之後朱強就順勢說了上麵那段話。
王管事看了看桌子上的十兩銀子,又看了看武捕頭、朱強和猴子,端起酒杯喝了口小酒,心裡尋思看情況這生意武世慶確實隻是牽線搭橋,可朱強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看起來平穩,行事也很是上路,但王管事心裡有些懷疑朱強能否做得了主。猴子看起來更不可能是做主的,一看吃相就知道,看到朱強拿出銀子後,雙手都不斷發抖。放下酒杯後,笑眯眯的把錢推回給朱強。
朱強和武世慶對視了一眼,武世慶開口道:“王管事,我這侄兒也是小本經營,我們都是乾脆人,沒興那些虛頭巴腦的,真的隻能給這麼多了,我們賺的也隻剩下一些辛苦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