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放下手中的事情,七月初蘇聖平回到了少林禪寺。不可否認,除了溪頭的老奶奶,少林禪寺那些親厚的長者、友愛的師兄是蘇聖平這個世界上最感親切的人。這一點,連朱強他們幾個也無法相比。
這些年,總是來去匆匆,看望師父和幾位師兄的次數屈指可數,這總讓他想起那世對待父母的態度。平常聯係很少,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想起打打電話,可即使打電話也是匆匆幾分鐘就掛斷。
這次,他決定放下所有事情,給自己放個長假,好好在寺裡住上一個月,陪師傅說說話,和大師兄論佛,再和二師兄他們一起練武。
給師傅帶的禮物是一副研究院工匠磨製的老花鏡,浪費掉許多高價買來的玻璃後,他已經給整個研究院下達了研製玻璃的“研究院課題”,並且承諾了高額獎賞和分紅比例,想要以此刺激研究院能夠自行燒製玻璃。同樣的“研究院課題”還有煉鐵和煉鋼兩樣。在這之中,自己仍舊是根據那世的知識,給予技術上的指導,但是又不齊全,隻能讓研究院的人自己去摸索。相信有了方向,出成果的時間將會大大減少。
給大師兄的禮物是兩本佛經,這是托王家買的,佛經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經文蘇聖平都沒看到過,有待大師兄好好研究。給二師兄的禮物是一根重三十六斤的水磨镔鐵禪杖,三師兄、四師兄則是兩根精鋼製作的棍子,蘇聖平給的起的名字是如意金箍棒。見師傅和眾位師兄都很喜愛禮物的樣子,蘇聖平覺得就是花再多的錢也值了。
就此,蘇聖平在原來的小房間住下。每日都過得很愜意,就如同回到了當初剛來這個世界的時候。時不時再回到鎮上看看老奶奶,如今山貨行的那間房子交給老奶奶一家居住,那是兄弟幾人事業起步的地方,自然不允許賣掉和彆人隨便居住,因此保護的還算好。期間,又用了七天時間回到自己出現的那個地方看了看,一切沒有什麼不同,純粹當作一次露營。一個月時間很快過去,蘇聖平回到府城已經是七月底,兩天後就要出發去江寧。
“好好的船不坐,非要走著去,真是吃飽了撐著”,明日就要出發,朱音一邊在給蘇聖平收拾行李,一邊在埋怨著。概因蘇聖平決定不坐書院包的船去江寧,而是要花一個月時間,走陸路從泉州北上,經江西東部,穿越浙西,再穿過皖南,最後直達江寧。
去少林禪寺前,他就宣布了這個計劃,並邀請書院好友同行,原本以為沒人肯吃這苦,沒想到仍有周舟、許文斌、陳繼平、高羽、陸廣謙、言堯明、王家勝、章承誌、鄧勝泉、胡克剛、張文昌十人決定同行。為此,物流行還抽調了五個熟悉這條路線的夥計,還向王家商鋪借了五個夥計,專門作為向導和打點沿途一切生活所需。
原本坐船十來天就能到,還不用收拾太多東西,一應物品朱音已經去信給江寧複興商社的管事,讓他們直接在江寧采購,那些江寧買不到的隻要往船上一丟就行,哪會像走陸路那麼辛苦。萬一錯過宿頭,還得風餐露宿,朱音哪能不擔心,何況還得擔憂安全問題。
蘇聖平早就跟她詳細解釋過了,也知道她是在說話排解分彆帶來的不舍,趕緊開口勸道:“走陸路增長一下見識,長這麼大我還沒出過泉州府,不趁著這次機會多走走看看,以後怕是沒機會了。那些夥計都很熟悉這一條路,每日行程都有定數,不用怕會錯過宿頭。李春林還帶著人在後麵跟著,安全更沒問題。再說我不就去考個試嘛,到時想當官就當官,沒得官當就回來,前後也就幾個月時間。放心,時間雖然不長,但我還是會想小音的。”
朱音被他一說,先是不忿的說:“不知羞,誰要你想。”接著鼻子一抽,雙眼一紅,就哭上了。
蘇聖平趕緊扔下書,過去抱著她道:“這好好的怎麼哭上了?”
朱音擦了擦眼淚,抬頭看著蘇聖平,道:“這麼多年一直和平哥哥在一塊,一想到要分開,想到好長時間見不到平哥哥,小音心裡不舍。”
蘇聖平捧著朱音的臉,看著這個和自己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女子,從黃毛丫頭變成如今嬌豔欲滴的樣子,不覺情動,此情此景唯有一吻方是最好的安慰。
屋裡兩人正親的火熱,沒曾想房間外傳來李春樹的聲音:“公子,朱公子他們回來了。”
蘇聖平這才鬆開朱音,道:“等我考完回來後,就找時間娶了你。你先收拾,我先去見你哥他們。”說完還拍了拍她的臉。
朱音還是第一次被人親,蘇聖平走了都沒反應過來,腦子一片空白,隻記得他說要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