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周秉政編練民團心得的同時,他還向吏部上交了一份告假的文書,意思是自己身體不適,向吏部告假休養身體。這樣的文書吏部一般理都不理,算是知道了這麼一件事就是。
時間到了二月底,皇帝準備命地方編練民團的事情已經滿朝皆知。周秉政把蘇聖平的心得給了兵部幾個熟知兵事的官員,那些人研讀之後如獲至寶,認為這對編練民團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短時間內就在蘇聖平心得的基礎上,寫了編練民團的章程上報給皇帝。皇帝看過之後,很快就召見杜文心、周秉政和唐海剛在勤政殿覲見。
皇帝揚了揚手中的奏章,道:“周愛卿,朕看過奏章了,頗有可行之處,辛苦愛卿了。”
周秉政謙虛一聲,道:“都是兵部同仁心憂君事,一起製定的章程,臣不敢居功。”
皇帝笑笑道:“那還是得愛卿領導有方。算了,不說這事了,首輔和唐尚書也看過奏章,都說說吧!”
杜文心接過話,道:“章程中,開宗明義指出編練民團首在地方支持。地方支持又把餉銀、糧草等後勤保障放在首位,提出了自給自足的一些辦法。臣認為十分可行,這可以大大緩解地方稅賦的壓力。”
唐海剛接話道:“首輔大人說的沒錯,編練民團最大的障礙在於地方支出不足。按照這個辦法來,就能大大緩解地方壓力。”
杜文心又說道:“其他方麵,抽調官軍中的精銳士卒充當骨乾,大力提拔普通民眾擔任民團各職,地方防禦使支援軍械等等都是見地深遠。臣知道當初蘇聖平在崇武編練民團的時候,都是這麼做的。”
編練民團的事情也是剛剛正式公開,還沒有到談論負責人的事情,周秉政也沒有跟杜文心說過蘇聖平離開之事,奏章之中也沒有提到有關蘇聖平的任何事,卻沒想到杜文心這時候提起他。
杜文心想的是要周秉政把編練民團的事情做好,反正不管怎麼看不上那小子,都不得不承認他是個人才。這時候把蘇聖平提出來,就是想讓他複職幫助周秉政。有一個熟悉事務的人幫助,編練民團之事成功的把握更大。
皇帝聽到這個,道:“嗯,蘇聖平在崇武編練民團還是成功的,這點朕從不否認。對了,周愛卿有沒有跟他提過,讓他到兵部幫你做好這件差事?”
周秉政還不知道該怎麼跟皇帝說這事,猛然聽到杜文心提起,心想或許可以用皇帝來壓他,逼他參與進來,所以就答道:“不瞞皇上,兵部上奏的章程正是在蘇聖平編練崇武民團心得的基礎上製定的。”
皇帝笑道:“哦,原來如此,看來讓他到兵部幫你是對的。”
周秉政有些為難的說:“陛下,臣問過蘇聖平,不過他似乎不願意到兵部去。”
皇帝道:“哦,你這個老師都使喚不動他了?”
周秉政趕緊解釋道:“臣是教過他一段時間,不過卻沒有師徒之名。”
皇帝嗬嗬一笑,道:“無所謂。那他是什麼想法,難道還想回崇武打海盜?朕讓他編練更多的民團,不是可以打更多的海盜?你沒跟他講清楚?”
周秉政聞言心中苦笑,道:“那倒也不是。他隻是跟臣說身體不適,準備休息一段時間!”
皇帝道:“這有什麼,他年紀輕輕哪來那麼多身體不適,難道是在天牢的風寒還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