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入夜前,眾人終於來到了濟南。忽裡溫說什麼也不同意蘇聖平他們住在客棧,非要讓他們住到他的府邸。蘇聖平也隻能就坡下驢,跟著忽裡溫回家。
元朝的官製,承襲於越朝,省有巡撫、防禦使,府有知府、防禦使,縣有縣令及個彆縣有少數官軍。巡撫統攬全局管政,衙門之下有戶、刑等各級官吏,防禦使則是統管軍隊。
但和越朝不同的是巡撫、防禦使之上還有一個元人主子,雖然這個元人主子平常也不大管事,但實際上什麼都得聽這個元人主子的。比如,山東、河南、陝西巡撫、防禦使,甚至甘肅、陝西、河北的巡撫、防禦使,平常不僅要接受大都那邊管轄,還要接受忽裡溫領導。
但忽裡溫隻有二皇子這麼一個官麵上的身份,並無實際官職。關鍵是駐紮在南線的元朝兵馬都歸他統轄,上述幾個省份的政務他也有權管轄。此外,那些巡撫、防禦使隻能統治漢人,對於元人是沒有管轄權的,但有元人不法之事,他們都得報到忽裡溫這邊處置。
所以忽裡溫雖然沒有明麵上的官職,卻肩負著統轄南線兵馬和管理南線元人的職責。忽裡溫的府邸也相當大,既是他的住所,也是他的官衙,裡麵也有管理軍隊、元人的各種機構,隻是相對鬆散而已。
忽裡溫回到家中,當然要先跟寵妾處理於騰榮的事情。把蘇聖平交給一個管家之後,就匆匆離去。蘇聖平他們被帶到一處庭院,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再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隻看吃飯的菜式,洗澡時的待遇,就能體會到元人的奢侈,就能知道他們對漢人的剝削程度。
接下來兩天,蘇聖平他們倒是相當自由。每天有人陪著到濟南城中溜達,或許是得了忽裡溫的交代,陪著的人隻是跟著蘇聖平,隨便他們要到哪裡、要乾什麼,有了二皇子的招牌,自然相當順利。蘇聖平既然說了是來考察商路的,也就沒有去遊覽什麼景點,隻是多在街上走走問問。
濟南雖是大城,但可能是因為被元人嚴密控製,市麵上反倒不怎麼繁華,給人的感覺就是連平度的向陽街都不如,更不用說和泉州的海商大街相比。兩天逛下來,不免大失所望。好在這天回去之後,忽裡溫就找了過來。
忽裡溫言出必行,這會穿的是元人的服飾,跟蘇聖平行禮也不再是抱拳作揖,而是元人常見的抱拳捶胸,蘇聖平一見這個就想起了民團的軍禮,想著回去之後就要把這行禮的方式改過來。兩人見禮落座後,忽裡溫開口問道:“路公子,這幾日住的還習慣?”
蘇聖平答道:“承蒙二皇子款待,在下住的很好。”
忽裡溫道:“那就好,如果有什麼需要,路公子儘管吩咐下人去做。”
蘇聖平道:“多謝二皇子,有需要在下會跟他們講的。”
忽裡溫嗯的一聲,接著說:“路公子這幾日都去的什麼地方?”
蘇聖平笑笑,道:“隻是逛了濟南的幾條街,吃了幾頓飯食。”其實蘇聖平去了什麼地方,乾了什麼,說了什麼,跟著的人早就告訴忽裡溫,正是因為聽到報告說蘇聖平貌似對濟南的興趣不大,所以才過來想和他談談。
忽裡溫問道:“路公子覺得濟南治理的如何?”
蘇聖平心思變幻之下,隻能答道:“還可以更好!”
忽裡溫聽了哈哈一笑,道:“路公子滑頭了。不過必須承認,治理民眾還是你們漢人更來事,前些年是我們元人治理,那時確實不儘如人意,五年前換了如今的濟南知府,在本皇子看來,濟南的繁華已經不輸大都等地了。”聽了忽裡溫的話,蘇聖平心中不屑一顧,就這樣還叫繁華?好在沒讓你們見識過江寧、杭州、蘇州、泉州的繁華,看來大都的情形不見也罷。
見蘇聖平若有所思的樣子,忽裡溫問道:“怎麼,路公子覺得有何不對?”
忽裡溫明顯有招攬自己的意思,有這層想法在,自己在元朝的地麵上就能更加安全,當然也不能讓他覺得自己奇貨可居,不然萬一他搞“不能為我所用之人就是敵人”那一套,自己就歇菜了。隻能硬著頭皮道:“不瞞二皇子,在下還是覺得可以更好。”
忽裡溫道:“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