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切割,蘇聖平立馬看向了麵前那條河。心中還想著是不是要提醒忽裡溫一下,這位二皇子,看來對治下的百姓還算可以,算不得怎麼殘暴。他心中又有野心,貌似會有南侵的一天。換做其他皇子呢?自己此次北行,對其他皇子的消息隻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的信息可以分析。
蘇聖平心中快速分析,片刻間覺得忽裡溫如果當政或許才有自己希望的天下大勢出現。立馬轉過頭大聲對忽裡溫喊了一聲:“二皇子,我到河上去看看。”不待忽裡溫允許,葉紅魚幾個還沒反應過來,就策馬向前來到河邊,下馬一看,果然如此。
河上原本的橋是不久前被損毀的,如果這個可以解釋為當初漢中駐軍為了防備叛民軍隊的無奈之舉。那從河岸邊的泥土可以看出,河水比往常降下約有六七十公分,這又作何解釋?
轉頭往來水方向一看,沒有被戰馬踐踏過的河岸看的更加清楚,而且來水的方向地勢顯然是逐漸抬高。如果有人在上方築一堤壩,形成堰塞湖,但河水依然能夠漫過堤壩向下遊流去,等忽裡溫的軍隊中軍一過河,甚至時間掌握的好的話,過河的時候決堤,那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裡,蘇聖平心中替忽裡溫感到一陣驚慌。能夠做到這點的在元朝屈指可數。回想一下,從三皇子聲稱藏民叛亂,出兵剿滅叛民,到驅趕叛民東來,再由忽裡溫領兵剿滅逃竄的叛民,再到漢中叛軍的抵抗和失敗,忽裡溫軍隊的組成、進軍的日程、作戰的方式等等,全部要算到,還要各方的配合。
隻要忽裡溫要麼被打敗,要麼貴衛赤被消滅,甚至運氣好的話忽裡溫直接被殺死,對方都能得到極大的好處,在當今大汗重病在身的情況下,原本支持忽裡溫的朝中大臣說不定就會轉而支持彆的皇子,忽裡溫連翻盤的機會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