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寧波客軍(上)(1 / 2)

南風緊 蘇家老三 4021 字 9個月前

“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意思就是律法麵前人人平等。而要做到這個,最起碼要做到兩個:一是平等的立法,即王子和庶民都有平等的立法權,否則王子在立法的時候就偏向自己,最終在律法實施的時候必然產生不平等。二是公正的司法,對所有人在適用律法上都要以事實為依據,以律法為準繩。”

“我要跟大家說的第二句話是:律法的基本價值是秩序。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齊守規則之意。因此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是“無序”的相對麵。一般而言,秩序可以分為自然秩序和社會秩序。自然秩序由自然規律所支配,如日出日落,月虧月盈等;社會秩序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相對穩定的關係和狀態。”

“與秩序相對的無序狀態很好理解,例如戰亂之時、海盜來襲等等,在無序的環境下麵,每個人都不能放心的、安定的生活、學習、工作,殺人不一定要償命,欠債不一定要還錢,許多偶然的不可預測的因素就會不斷的乾擾人們的生活,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減少,不安全感增加,我們的世界就失去最起碼的條件。因此,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有秩序的社會,而維係這個社會的秩序,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律法,並輔之以禮法道德、鄉規民約等等。”

……

蘇聖平現在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學院,除了七天回一次靖海使衙門處置公務之外,其他時間都待在學院。學院的課程排的滿滿的,有時候上課就是一整天,有時候是半天。下課後,再到學院的食堂跟所有學員一起用餐,時不時的還能和大家討論一下當天所學。

不止是自己教授的課程,其他老師教授的課程蘇聖平也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在所有學員心目中這已經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存在。學員也不叫什麼蘇大人,統一稱呼他為蘇老師。蘇聖平自己倒是十分樂意學生這麼稱呼他,每天看著學生緊張的上課,下課後三三兩兩的一起玩鬨,倒是讓他回憶起了那時美好的大學生活。

所有學院完成招生之後,最終有近千名學生就讀。雖說這個時代大家尊崇知識,但這麼多人來讀書還是完全出乎意料。學生以泉州、莆田和商社、工業園、寶島選送過來的為主,大約占了五分之三,剩下的還有福建其他府縣、浙南、江西等地,甚至有廣東東部的府縣學生趕來報名參加。此外還有就讀預科的五百多人,這些人將會在明年和其他學生一道參加考核進入一年級學習。

因為學院建設的關係,這一片區域現如今被嚴格保護,學院為此專門建設了一幢三進的屋子,專門供給蘇聖平辦公所用,有些時候乾脆住在這裡不回府城內,這裡也漸漸的成為了體係內的指揮中樞,尤其是學院後麵重修修建的信息部總部建設完成之後,體係內的各種信息都會彙總到這裡,再由這裡發布命令,隨之而來的就是三進的房屋嚴重不夠,不得不繼續擴建……

隨著最後一隊軍士回到營地,隨軍醫士趕緊清點救治傷亡,隻有十幾人輕傷。儘管手下的軍士大都是從預備隊轉過來的,但是這樣的戰果相比較朝廷軍隊和其他地方的民團,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相信這樣的戰果報回泉州,公子看了應該會滿意。

自打寧波營北上之後,和海盜小規模接戰已經十餘次,還從來沒有一次大規模的對戰,這讓寧波營上上下下十分不得勁。這次好不容易掌握了情報,得知海盜想要劫掠奉化,和周舟商議之後,才拉著寧波營和海盜打一場遭遇戰。

海盜將要來奉化的消息是陳文華帶來的,收到蘇聖平的信之後,陳文華對周舟就任餘姚縣令采取支持的態度。有了陳家的支持,周舟很快就在餘姚站穩腳跟,等到寧波營北上之後,手中有了這麼一支強悍的武力,周舟的縣令更是做的風生水起。

儘管隻是跟海盜發生小規模的衝突,但多次打退了妄圖上岸的海盜,處置了一些和海盜有關聯的皂隸和大戶,協助安靖地方秩序。短短幾個月時間,周縣令贏得了餘姚上下的擁戴,寧波營也得到了餘姚官紳和民眾的一致好評,畢竟誰都知道身家性命比什麼都重要。

周舟在餘姚這邊最為信任的莫過於寧波營,接下來才是陳文華。不管東南黨和江浙黨之間有什麼齟齬,至少在餘姚這個小範圍之內,周舟和江浙黨合作的很好。在沒有集結大隊人馬之前,海盜在餘姚這邊屢屢吃虧,到了六月份的時候,海盜基本上不來餘姚這邊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