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江寧風起(1 / 2)

南風緊 蘇家老三 4118 字 9個月前

皇帝原本就十分支持周秉政推行的各地自行編練民團這一策略,既不用朝廷花銷,又能防範海盜。可惜這些年來,除了蘇聖平和寥寥無幾的幾處府縣,其他地方的民團一無是處。

但是沿海地區乃是朝廷稅賦重地,不能再讓海盜鬨下去了,這讓他不得不決定改變這一政策。好在如今有寧波營這一樣板,想必再次編練民團的話,不會像以前一樣了。

雖說唐海剛沒有完全猜中皇帝的心思,但總算是說到了重點。皇帝要防範的自然是地方既有權、錢,又有軍事力量這種情況,還要確保能夠防範海盜。如果分散寧波營,讓他們幫助編練民團,再避免民團從各縣直接獲得供應,這樣基本上就能避免各地可能出現的“擁兵自重”的現象了。但是顯然還有一個問題,兩人都沒說到,不由的就把目光轉向顧文心。

見皇帝看來,顧文心直接略過奉化縣令奏報這樣的小事,開口道:“唐尚書的策略有理有據,符合朝廷的體製,是老成某國之言。但周尚書所慮怕毀了寧波營這樣得力民團也要重視。”

“此前,為何各地編練民團會不如人意?是不是其他地方的民團軍士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呢?臣以為不是。是不是其他府縣的民團得不到供應呢?顯然也不是。那麼原因何在,臣注意到一個環節,蘇聖平編練民團時,完全沒有他人掣肘,一切都是自行其是。所以關鍵所在乃是讓編練民團之人不能受到掣肘,但為了國朝安定,必然也要防範地方出現擁兵自重的情形。讓寧波營編練更多民團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出現民團沒有編練出來就先毀了寧波營。”

“因此,臣認為一開始步子不能邁得太大,而且不能忘了民團的花銷大多是當地鄉紳百姓供應這一事實。寧波營目前有一千人,是否可以分拆成五個部分,剛好安置到寧波府五個縣,以兩百人為骨乾,以半年為期,幫助各府縣編練出合適的民團。如果在寧波府能夠成功,到時再推廣到浙江、江蘇沿海各縣,這樣更為穩妥。”

“此外還有供應和管轄兩個問題,臣認為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民團畢竟和正式的軍隊不同,既要防範又不能限製過死,因此臣認為就供應而言,還是按照現有體製不變為好,免得各地鄉紳百姓反對,滋生事端。但是管轄問題必須控製,平時由各縣衙門管理調派,訓練之餘可幫助各縣行拘捕盜賊等事。抗擊海盜則由各府防禦使衙門統一調派。同時,各府內侍監必須加強對民團的監控。”

皇帝聽完顧文心所說,笑著點點頭,道:“首輔所言方是老成謀國,我看就以首輔所言來辦。”三人趕緊稱是。

見皇帝沒讓離開的意思,以為還有什麼事情,唐海剛抬頭一看,見皇帝看著他笑,心裡想著:蘇聖平,不是我不幫你,那些孝敬老夫收下了,但皇上有心收你的權,這也沒辦法。趕緊開口道:“陛下,江浙的民團策略已定,效果如何還要再看。但是福建靖海使蘇大人麾下的民團和海軍如何處置?”

顧文心和周秉政聽到唐海剛的話,心中一咯噔,此前兩人不是沒有想到蘇聖平的問題,隻是以目前的局勢,蘇聖平算是東南黨在軍事一途中的佼佼者,周秉政拉攏孫思源雖說還行,但畢竟不是自己人,難得東南黨有了蘇聖平這樣的自己人,倒也不想現在就打壓。

皇帝見唐海剛說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笑笑道:“愛卿以為如何?”

唐海剛答道:“臣隻是想到這個問題,但不管兵部,不敢妄言。”

周秉政心頭一動,蘇聖平目前手中的力量有崇武民團和海軍兩處。按照剛才所議,蘇聖平手下的民團戰時就要歸童益民管轄,好在福建沿海已沒有海盜,不大存在什麼戰事。平時還是要受崇武縣令管轄,周舟離任後,新的崇武縣令乃是顧文心的門生,因此這倒不要緊,海軍剛才所議又沒有涉及。皇帝剛才顯然已經反對自己的方略了,這會奏對倒是要慎重。

稍一片刻,周秉政就開口道:“陛下,按照方才所議,崇武民團應該平時歸崇武縣令管轄,戰時歸泉州防禦使調派,由泉州內侍監監管,這似乎不用多議。至於靖海使衙門所屬的海軍,臣認為除了保持必要的力量在福建防範海盜之外,應該分派到浙江海麵,幫助剿滅海盜。同時,泉州內侍監應對靖海使所屬的海軍進行監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