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彙報的是研究院和學校。學校的情形蘇聖平比較清楚,但對這個用錢大戶和大業基礎的所在,他還是很重視的,抽空用了一天時間再重新梳理了一遍了,包括管理方式、學生培養、課程安排、課本編寫都進行了梳理。
給蘇聖平最大驚喜的是研究院。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投入了大量錢財用來打基礎,蘇聖平這個二把刀現在已經無法更多的指導他們的工作,最多隻能是靈機一動的指點,研究院自己已經走上了向前發展的道路。各個研究院的自我研究、聯合試驗等進行的如火如荼,到了現在終於引來了一次爆發。
最為關心的軍事科技上,煉鋼技術取得了進步,要不是受到地理位置、煤礦等原料供應的限製,產量將會十分驚人。儘管如此,崇武鐵礦山的鋼鐵產量已經完全足夠國民軍製作鎧甲兵器和寶島民用。因此,蘇北蔣子明新軍生產的鋼鐵主要用於民用了,白白浪費了那麼好的生產條件。
同時,兩樣裝備如今已經基本成熟。一個是炮彈,也就是所謂的開花彈。化學和格物研究所的不斷試驗,完善了計量裝置,硫磺、硝石、柳枝碳的比例進一步精確,混合了蛋清之後,製作成顆粒狀的火藥,再用薄鐵皮組裝起來的“手雷”威力更大。隨著火藥技術的進步,隨之而來的是火炮技術取得了進一步突破。
勞爾來到泉州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僅在這裡娶了老婆,還能跟隨令穀英學習冶煉知識,加上他自身的見識,很快就融入其中,在崇武鐵礦山廠區和冶煉所、格物所謀得一席之地。礙於現在鑄炮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蘇聖平不想嘗試無意義的大型火炮,而是讓研究製作虎蹲炮這種便於攜帶又具有重要作用的火炮。
蘇聖平知道的鑄炮方法是泥型鑄炮,但是對於泥土裡的水氣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高溫的鐵水一澆進去,泥型裡隻要有一絲水分就會立即蒸發在炮管裡形成氣泡。這氣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導致炮壁脆弱導致炸鏜,平均生產十幾門炮才能有個彆的一根能用。但也正是這能用的一根,試射之後,讓參與研究的人仿佛打了雞血,一個個費儘心思想要攻克這一技術難題,否則十幾門才有一門能用,耗費實在太大了。
不過不要緊,隻要有了研究方向,難題總有攻克的一天,為此蘇聖平特意讓信息部在崇武山中找了一處秘密所在,專門用來試驗製作這種火炮。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努力,研究人員竟然直接研究出鐵模鑄炮。
用鐵模鑄造炮時,先在模的內表麵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然後箍緊鐵模,烘熱,澆入銅水。待凝固後,立即脫去鐵模,趁炮身還是紅熱時,清除毛刺,得到成品。如此這般,火炮總算可以正式製作並投入使用,能將重四斤的鐵球射出近四百米。
這一事項,目前被列為國民軍第一序列機密,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除了獲得高額獎勵之外,同樣簽署了保密協定。蘇聖平甚至摒棄了不搞株連的法律原則,聲言但凡有人泄露技術,全家都要受到懲處。
火炮製作完成,接下來就是要訓練炮兵。目前這虎蹲炮隻製作了三十架,就立馬進入停產狀態,隻是在寶島建立起一座工坊,隨時可以投入生產。造出來的火炮主要是要來訓練,訓練地在離新城鎮三十裡的一處地方,訓練的內容主要是操作規程和瞄準。如今已有炮兵近五百人,等確實需要的時候,虎蹲炮大量生產,這些炮兵就能夠投入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