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忙忙碌碌2(1 / 2)

南風緊 蘇家老三 4080 字 9個月前

江寧的夏天熱得人懷疑人生,今年夏天的雨水又比往年少,整日裡豔陽高照,日頭肆無忌憚的懸在空中,就是再耐熱的人一到陽光底下都會犯暈,巴不得趕緊躲在蔭頭下麵。

早朝時間剛過,這天就熱的嚇人。趙世卿平常處置政務的宮殿裡四門打開卻沒有一點風吹進來,後麵兩個宦官給他搖著蒲扇,好歹有些許微風,感覺總算好受一點。但坐在下麵的杜文心、周秉政、唐海剛就沒有這種待遇了,三人都穿著朝服,如今坐在下麵隱隱發汗。

這天氣一熱,人的脾氣就會顯得暴躁,趙世卿現在的脾氣就不大好。內侍監稟報了兩件事情,一是泉州出現一個老道士,其言語中的天象異變和南龍吐珠戲水犯了忌諱。原本趙世卿聲言要嚴查這種妖言惑眾的神棍,倒是杜文心和周秉政師徒倆你一言我一語的把這個言論套在他自己身上,應驗了皇帝是應天而生,必能重整河山、收複華夏故土。

雖說趙世卿覺得這種解釋有些牽強,但實際上這種神棍的話確實禁止不了,隻是今年又是大旱,恐怕會歉收,如果有官府逼急了,再任由這種言論發酵,很容易造成動亂。要不是這次出現的是泉州,那邊受到天氣的影響不大,否則定然不會放過。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內侍監稟報吳朝朝堂近來的變化,讓趙世卿頗為焦慮。其實越朝上下,嘴上說著要恢複祖宗江山,把元人趕回草原,但實際上都知道希望非常渺茫。可對反叛自立的吳朝,感觀就完全不同了。

在他們眼裡,吳朝隻是一個叛逆。不禁止民間商貿、人員往來,因為想禁也禁不了,但要是吳朝壯大起來,有了侵吞本朝的能耐,那朝堂上諸公就會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了。

趙世卿緩緩開口道:“賊子韓秋原繼位後,重用盧泰,整編軍隊。此人殺伐果斷,帶兵練兵很有一套。以前不知道,最近消息傳來才曉得他手下一萬軍士,常年在西北和蠻人、元人作戰,竟絲毫不落下風。此次更是以區區兩千人就壓得武漢所有軍隊不敢動彈。短短兩個月時間,他就殺了大小將領五十餘人,整編了武漢大部分軍隊,接下來恐怕就要向地方武備動手了。一時半會,偽朝的東路軍不會動,北邊的防守軍也不會動,但是等盧泰整編了地方各省防禦使的軍隊之後,必然會對這兩路軍隊動手。如此一來,恐怕隻要三五年時間,吳朝的軍隊戰力就會上升一大截。屆時會不會有了東侵的心思?三位愛卿是國之乾城,如今,朕想問的是如何應對,朕的盧泰在哪?”

皇帝這話倒算是高瞻遠矚,這事主要涉及到的是周秉政,連帶著杜文心也要表態。因此周秉政趕緊站起來躬身,道:“陛下恕罪,臣無能,忝居兵部堂官,卻未能幫助陛下練出精兵,懇請陛下責罰。”

趙世卿道:“周愛卿,朕要的是對策!”

周秉政渾身冒汗,心道:我雖沒有盧泰的能力,但更關鍵的是沒有盧泰的權威,定邊軍、西路軍、各地防禦使,哪個真心把兵部放在眼裡。用得著時笑臉相迎,真要動他們的利益就會刀斧相向。盧泰是吳朝的軍神,尚且需要兩千虎賁軍士在武漢壓陣,我一個文臣想要乾點什麼事情,朝廷上多方掣肘,陛下也不能像韓秋原那樣支持。就說這幾年的編練民團,朝堂諸公、地方官紳哪個不是想著趁機塞人、撈好處。陛下如今要我提對策,豈不是強人所難。

見周秉政失神,杜文心趕緊站起來,道:“陛下,偽朝有盧泰,我朝亦有不少能人。北邊有孫思源將軍,早幾年就派心腹手下蔣子明編練新軍。浙東寧波民團編練如火如荼,南邊蘇聖平編練民團和海軍也是頗有所得。這些都是周尚書一力推動,老臣以為,假以時日我朝的軍力必然有所提升。”杜文心的話總算給周秉政解了圍,這三處地方,一處是自己的學生,一處是自己的兒子,一處是朝廷大將,這些年也和自己頗有往來。這些話自己不好說,杜文心說出來就好。

趙世卿也知道很多事情怪不得周秉政,他這個文人擔任兵部尚書,這些年來兢兢業業。雖說這幾年海盜鬨得厲害,如今沒有增加多少軍餉開支,局麵卻在變好,這裡麵周秉政的功勞不小。許是天氣炎熱,又被吳朝的消息刺激,自己急躁了點。

趙世卿點點頭,道:“朕也知道周愛卿難,閣老難,唐愛卿難,但是朕更難,我們君臣都勉為其難吧!”

聽到皇帝這麼說,底下三人趕緊齊聲答道:“儘忠王事,臣等死而後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