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既涉名與利,便惹是與非(2 / 2)

但民間流傳更廣的一種說法,是這位武功超凡入聖的帝王已打破天人之限,飛升至傳說中的仙界,永獲不朽長生。

如今書院有學子三百餘。外舍生二百餘,分入五個學舍;內舍生八十餘,分入三個學舍;上舍生十八人,歸入同一學舍。

他眼見得群雄蜂起爭鼎逐鹿,糾集千八百人占據一城一縣便稱孤道寡者層出不窮,自然而然生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野望。

杭州府作為本朝龍興之地,受重視的程度僅次於京師。經太祖親自過問之後,才決定在“報恩寺”原址建一座“萬鬆書院”。

馬驥在寢室安置帶回來的東西時,見到韓騏的床榻和其他物品都保持離開時的樣子,便知道其還沒有回來。

在速度的加持下,儘管他開始吃飯最晚,又比旁人多吃了一倍以上的飯菜,卻依舊和大多數人一起吃完,收拾了餐具隨人流出門。

說到最後一句時,他已提高了音量,不理馬驥而征詢周圍眾人的意見。

李賡國號為“虞”,定北平為都城,改稱“順天”,在位七十二年後,於百歲高齡無疾而終。

沈聰聞言,心中連連暗罵“狗屎運”,麵上卻換了一副誠懇之色:“這固然是一件天大好事,卻也有一點不妥。龍媒也知玉堂兄雖是位赤誠君子,在學業上卻稍稍落後諸位同窗。若是在學政大人麵前進退失據,丟得可是咱們‘萬鬆書院’的顏麵。依小弟拙見,咱們大家不如一起向山長進言,另擇一位品學兼優者與龍媒一起隨山長赴宴,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出了飯堂之後,一個十八九歲年紀、錦衣繡服的青年忽地轉回身來,向著走在後麵的馬驥拱了拱手道:“龍媒你這一次青雲在望,我等要提前向你道喜了!”

在人前終究不能和家中一樣自在,總要講究點風采氣度。

自從馬驥進入“萬鬆書院”後,他便將之視為最大的威脅,明裡暗裡幾次設計想讓馬驥出醜墮其聲名,卻都被馬驥設法化解。

馬驥有些摸不著頭腦,但“萬鬆書院”最重禮法規矩,“食不言,寢不語”正是其中一項,此刻也無法找人打聽消息,隻能自顧自走到擺著幾個大號木桶和木盆的桌子前,依次盛出裡麵的米飯和菜肴,填滿了自己明顯比旁人大出幾號的餐盒。

沈聰也不管馬驥是當真不知還是裝模作樣,依舊做出親切笑容道:

因此,馬驥雖吃得一點不慢,但一雙筷子耍得上下翻飛,不斷將飯菜送入口中,卻又絲毫不給人粗魯不文之感,反而帶著點說不出的優雅瀟灑。

此刻馬驥見這老對頭笑容和煦,心中登時生出幾分警惕,麵上卻同樣是一片駘蕩春風:“敏之兄何出此言?小弟實在有些費解。”

前後十四年光景,李賡不僅以南征北混一區宇,還成就武道一品,權勢武功俱登至尊而製六合。

“隻看他至今尚未返回書院,便知他無心學業,有何資格蒙學政大人青睞?”

於是他以販私鹽所得的財帛招攬義兵三百,豎起大旗自號“奉義將軍”,宣布加入爭霸天下的遊戲。

“萬鬆書院”效法了國子監的“三舍升補法”,分出“外舍”“內舍”“上舍”三類班級,初入書院的新生皆分在外舍,學業優異者升入內舍,經多次考核證明有參加解試、考取舉人功名潛力者再升入上舍。

“龍媒何必如此惺惺作態?昨夜你那一首《西湖偶題》經韓玉堂之口在‘邀月樓’傳唱開來,竟有幸被微服訪查民情的新任學政顧大人聽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