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優秀的天家(2 / 2)

徐增壽還是不懂,再次說道,“大哥,陛下此舉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早?”徐輝祖笑了一聲,說道,“我大明和其他朝代可不同,太上皇年近三十才有先皇,許多事情你們也都知曉,不需咱明言。”

老朱是年近三旬才有的朱標,而在有了朱標之後,侄兒朱文正立刻被‘閒置’,外甥李文忠也被改回本來的姓氏。包括養子沐英,也都是讓他們姓回原來的姓氏,這裡麵的意思也都是很明顯的。

侄兒也好、外甥也罷,到底都是不如親兒子。至於養子,說到底也就是養子,哪怕是沐英這樣感情深且有才華的養子,說到底也就是養子而已。

徐輝祖看著兩個弟弟,直接說道,“陛下此舉,倒是和太上皇當年頗有些相似,你們且安心辦好陛下交代之事就好。”

看著兩個弟弟還有些迷糊的樣子,徐輝祖也直接說道,“你們大概也都知曉,陛下年幼時是養在太上皇跟前,是太皇太後親自照養。除陛下長子嫡孫受寵外,陛下天資聰穎你們大概也是知曉一些的。”

徐輝祖繼續說道,“父王天縱奇才,對太上皇忠心耿耿。除太上皇雄才大略外,父王也知曉咱們不如先皇聰慧。陛下年幼時才名不顯,隻是勳貴人家多有聽聞陛下早慧。實則,便是父王也曾教導陛下,對陛下早慧多有欽佩。”

這一下徐增壽他們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事情,好像是知道了他們的大哥想要說些什麼了。

至於說當今天子早慧的事情,他們確實是有所耳聞,隻是這樣的事情似真似假的,很難有著一個準確的說法。尤其是陛下登基後,也不隻是勳貴人家在傳,民間也是在傳這些事情。

以前隻是說陛下受寵,陛下在皇太孫時期就手握大權、臨朝理政。開海禁、攻高麗、奪東瀛,這些事情也都是有著陛下的影子,甚至遷都之事都是陛下的主意。

徐輝祖看著兩個弟弟,說道,“先皇有文名,太上皇有意讓先皇掌控朝政。隻是先皇在時,陛下一直居於深宮,不與外臣多走動。這麼說,你們也該明白了一些吧?”

這一下徐增壽他們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事情了,覺得天家做事的風格,還真的是有那麼點一言難儘,或者是有些深意。

太子是朱標的時候,皇太孫朱允煐再有才華、再是早慧,也是讓他低調,因為不能搶了太子爺的風頭。大明朝,也隻需要一個儒雅、敦厚的太子就好,太孫就沒必要在朝政上多插手。

但是太孫的權利,那是不少的,該給的給、不該給的也都給,一點都不擔心太孫的權利太大。隻要能夠鍛煉太孫,那就是什麼可以給就給,不在意其他的文武百官想些什麼。

可是太子沒了的話,那就是太孫立刻站出來了。當然那個時候的太孫年紀也稍微大了一點,可以辦很多的事情了。所謂的神童、早慧等等事情,這也就是可以錦上添花了,皇家不主動說,但是也不反對大家議論。

“大哥,陛下現如今刻意讓太子練軍,這些時日太子也多是在涼國公教導下騎射、巡視京營。”徐膺緒看著他的大哥,小心翼翼問道,“怕是,太子資質”

徐輝祖立刻嗬斥,“慎言!”

雖然是在嗬斥二弟,但是徐輝祖其實也是有著一些心思和想法,大概也是和他的弟弟們差不多的心思。

他們自然是見過他們的太子外甥,知道太子活潑、膽大,知道太子甚至是有些頑劣。不過在他們看來,太子好像還真的也就是普通的孩童,沒有先皇年幼時的文名,更彆說先皇據說是早慧的神童。

所以現在讓太子早早的接觸兵權,說不定還真的就是現在需要早早的就開始給太子培植一些羽翼,說不定現在就是要給太子‘養望’了。

早,看似很早,隻不過也算不上太早。畢竟事關皇位,這樣的事情再早也算不上早。

至於說現在就去養望,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會一下子給太子一個特彆大的功勞,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是需要慢慢的培養、不斷的積累的。

所以有那麼一些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了,一步步的來就好,這些事情看起來也確確實實沒辦法操之過急,隻是提前開始準備起來就好。

總之現在大明的心思,大明天家的想法,看起來也是比較明顯的了,還是比較容易就可以判斷出來的。

皇位後有著一個人治理天下,而隨時有著一個有才華的儲君可以頂上來,大明的皇位更替不需要擔心,就是這麼的穩健,大明的皇帝、儲君就是如此的優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