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皇明皇太孫最新章節!
大明朝的金銀足夠,這自然是朱允煐敢在天子腳下、市舶司這樣的貿易重地放開了兌換銀票的原因最大的底氣所在。
更何況這麼些年來,朱允煐也沒少回收一些銀票、銷毀,也是在仔細的調查發行紙鈔的數量等等。所以現在想要看朝廷的笑話,那才是自作聰明。
再者就是現在銀行也就是在一些地方試點展開,隻是積累一些經驗。現在可不是說全天下都放開了,朱允煐自然也就更加不需要擔心沒有足夠的真金白銀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朱允煐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
現在隻需要稍微的看一看銀行的發展就好,朱允煐也不需要時刻緊盯著這些事情。對於他來說,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關注。
經濟自然是無比重要的事情,民生也不能忽視。而武備或者吏治等等,哪一樣能夠懈怠了?
作為皇帝,這些事情也都是方方麵麵都要關注著的。尤其是出現一些不好苗頭的時候,朱允煐自然也就越發需要關注一些事情了,他可不能馬虎大意了。
還沒有上朝,朱允煐就接到了消息,有那麼一些感慨著。
刑部尚書楊靖到底是沒有熬過去,這個通經史大義、博學善文的大臣,雖然年富力強,才剛剛四十出頭,就因為一場大病就撒手人寰了。
“楊靖有才,此前朝廷平定龍州之亂,也多是他籌措軍糧。此人更是父皇太子賓客,清廉賢良。”朱允煐搖了搖頭,頗為傷感的說道,“本覺得他可以為大明更多出力,可惜了。”
楊靖不隻是一個清官,更是一個能臣,他在刑部尚書的這個任上做了不少好事,也是所謂的‘楊青天’。
朱允煐看向王承恩,說道,“你一會兒讓人去乾清宮,就說楊靖病故。咱的意思是讓他陪葬東陵,他到底是父皇留給咱的臣子。”
大臣能夠陪葬皇陵,這自然是無上的榮耀了。而按照禮製,楊靖是老朱時期科舉入仕,也是老朱簡拔的,這是老朱的臣子。真要說,陪葬也應該是去孝陵的。
隻是朱允煐知道老朱的心思,也覺得楊靖到底曾經是太子賓客,陪葬東陵也沒任何問題。隻是這樣的事情,需要告訴一聲老朱才好,哪怕朱允煐知道老朱肯定不會反對。
“看起來陳迪這個禮部尚書上任了,暴昭這一下也要正式成為刑部尚書了。”朱允煐搖了搖頭,準備去上朝了。“楊靖的葬禮,也都籌備,他的身後事咱得幫忙了。”
除了喪儀之外,對於楊靖這樣的重臣,肯定是要追封的。這可能不是一些人在意的,而對於很多的文臣來說,他們在意的是死後的諡號,這也是對於他們真正的官方蓋棺定論。
這諡號也不是隨隨便便給的,也就是那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才有。而且,這也是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這自然也會引起朝堂上的爭論。
“他到底是在父皇那邊任過職,可惜一直都沒能更高一步。”朱允煐想了想,有了主意,“太子三師夠嗆,但是追贈一個東宮三少,沒問題。”
三師就算了,東宮三師雖然現如今也隻是一種虛銜,並不負責教導太子。隻是這樣的一種榮耀,也不一定就是所有人都可以承擔。
哪怕楊靖是刑部尚書,是一品官。隻是他距離三師,還是有些距離。
一個少師應該是沒問題的,楊靖是文官,正好給他一個太子少師的加恩肯定是沒有什麼問題了。
想著這些心事,朱允煐也來到了奉天殿。文武大臣們在這個時候也都已經到了,看到皇帝龍行虎步走上禦階,自然也都知道新一天的早朝就要開始了。
在文武百官參拜後,朱允煐直接說道,“刑部尚書仲寧病故,想來諸位也要知道消息了。”
朱允煐的消息更快,當然是因為楊靖這樣的重臣過世,不要說東廠、錦衣衛第一時間彙報。包括此前差遣的禦醫,也都是要第一時間彙報。更何況楊靖估計剛剛咽氣,楊靖的子嗣就第一時間向一些朝廷部門報喪。
茹瑺表情沉重,作為吏部尚書的他,也是在開朝前才剛剛知道這個消息。哪怕楊靖重病許久,很多人也都知道楊靖情況不太樂觀。但是始終也是抱著一些僥幸,希望他可以渡過難關。
當然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心裡竊喜,楊靖病故可以空出來一個高位,一些人可能也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升官了。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前頭的人不騰出來位置,一些人可就沒辦法替補。
隻是現如今,還是有不少人肯定是要表麵難過,該做做樣子的時候也是需要做做樣子。
朱允煐這個時候開口說道,“仲寧奉法遵理,政績卓越。其人在刑部任上,量刑平允、不偏不倚,可謂活人無數。如此良臣病故,朝廷痛失棟梁!”
朱允煐的話讓不少人感覺到激動,雖然也有為死者諱的傳統。隻是皇帝這樣的評價,也說明了楊靖確確實實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政績的良臣,這絕對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
“吳王行事無度,怕是不妥。徐王素有文名,令徐王前往楊府吊喪。”朱允煐直接開口,也算得上是定下一個基調,“令內帑出黃金百兩、銀千兩,仲寧清廉,喪儀自有朝廷承擔。仲寧家眷,朝廷也該贍養。”
這一下也使得一些文臣激動,皇帝這樣的表態讓不少人心裡開心。這大概就是朝廷尊重賢良的表現吧,君王如此尊賢,這當然也會讓一些人產生‘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的心思。
朝廷贈以葬儀等等,這其實算不上特彆誇張的殊榮。不要說一些重臣了,就算是一些品級還算比較高的文武,他們的身後事,朝廷或多或少也是會有些表示。
看著文武百官,朱允煐繼續說道,“追贈仲寧太子少師、陪葬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