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開朝吧(2 / 2)

至於長子茹鑒為官,雖然茹鑒的資質是比較普通,不過這好歹也是當了官。這裡麵自然也就是因為皇帝的恩賞,茹鑒不隻是為官,哪怕隻是一個微末小官,好歹也是有實權的官。

更何況茹鑒還是駙馬都尉,算起來還是英示皇帝的姑父之一,這顯然就是最大的恩賞之一了。其實大家也都明白,這就是皇帝對茹瑺的一種肯定。

兩個兒子的爭論,茹瑺自然是安心的聽著,他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兩個兒子各抒己見,他也樂見其成。至於說觀點有矛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比如說兩個兒子現在都是在國子監,實際上要是真的給他們授官,這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穀連

隻是現在兩個兒子,還是在國子監安心讀書,隻是準備著科舉。如果他們入朝為官,基本上也是走的正途,是要金榜題名才可以為官。

茹鏞則不然,他立刻說道,“陛下此前也曾言,商賈為獲利,除承擔風險外,也是要有成本。商賈貨物必然要物美價廉,方能大受歡迎。商賈生產貨物,也多是要請人生產。無田、少田者,可以找個事情,可以養家糊口。”

這自然也就是事實了,商人獲利也算得上是理所當然了。隻是這些商人,他們也需要通過一些生產才能給為大明百姓帶來更多的產品,他們也需要更多的工人,或者收集原材料等等。

茹鏞眉飛色舞,說道,“商賈從農民手裡手來蠶絲、棉花,農民可以得利繳稅、買鹽。商賈若是想要販布,必然要請織工,這又是有人可以得到工錢養家糊口了。”

就算是茹瑺,他和嚴震直、練子寧等人同朝為官,而且都是天子‘潛邸’之時就追隨在身邊的。可是就算是這樣的同僚、好友,他們有些時候也是會在政見上有些不同。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朝為官的都有不同的意見。親兄弟之間有著一些意見不合,這也很正常。

“父親,陛下多喜商賈之事,這怕不是好事。”茹銓這時候有些激動,說出自己的擔憂,“此前市舶司遠通海外,國朝已有不少商賈多和市舶司來往。現如今銀行再添助力,且有攤丁入畝,這怕是商賈會得更多好處。”

繼續聽著這兩個兒子爭論,這大概也是如此在考察他兩個兒子的見識。

實際上聽一聽兩個兒子的一些爭論,自然也是可以明白國子監學子們的一些想法和觀點。

國子監到底是大明王朝後備官員重要的輸出基地,這些學子們的見識和能力,也不能小看。尤其是現如今大事即將發生,不要說朝廷上下議論紛紛,士林也是在爭論這些。

有些道理,其實大家未必不是不知道,隻是很多人不願意多想,或者是根本不想承認這些。

這些道理自然是很多人都明白的,現在茹鏞也就是將一些事情說的比較明白而已。

更何況這也是茹鏞從皇帝那裡聽到的一些道理,這自然也就意味著不少人肯定是要更加的在意。甚至覺得皇帝這麼說的,肯定就是至理名言了,那就是真理了。

外頭有到底是什麼樣的議論,朱允煐不一定就是完全知道。隻是對於有些事情,朱允煐自然也是心裡有數的,這一點也都不會讓他感覺到意外,有反對的聲音才是很正常的。

對於朱允煐來說,也沒什麼好在意的,這是人之常情。畢竟在那些人眼裡,朱允煐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這些人要是沒有點動作,那才是最不正常的事情。

現在也沒必要去做什麼,大概也就是因為有反對的聲音很正常。

全都叫好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隻是到底會引起多大的風波,現在很多人也是在關注的,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畢竟大家也都明白,攤丁入畝肯定會觸犯不少人的利益。而被觸犯利益的那些人,一個個的其實也都是有一定實力的。這些人要是鬨事,皇帝自然也會有極大的壓力。

這個時候就要看看皇帝的抗壓能力、看看皇帝的手腕了,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既然都知道了,私下裡很多人也是討論過、爭議過,朱允煐自然也就可以安心不少了,他隻需要踏踏實實的辦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早起的朱允煐洗漱後,慢悠悠的朝著奉天殿走去。不說一錘定音吧,但是基本上基調在這個時候要確定下來了。也隻有這樣,才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開始真正的去執行起來。

朱允煐不想繼續等下去了,他不希望明年的時候朝廷征稅依然是依照兩稅法這種稅製。

隻要這些人暫時不去鬨太大的事情,朱允煐自然也就沒什麼好在意的。甚至在朱允煐眼裡,那些人的反對,基本上也就是螳臂當車而已,這樣的自不量力自然也就沒必要在意了。

有些事情是不可逆的,天下大勢也不是那麼好改變的。最主要的是皇帝的意誌,肯定會得到貫徹。畢竟朱允煐不是什麼提線木偶,他是手握大權的真命天子。

朱允煐心情不錯,看起來有些個大事就要發生了,他謀劃許久的事情,這個時候也不會繼續耽擱了,主要是大家基本上也都知道這些事情了。

這其中的動靜,甚至是超出了大家對於年底吏部考評官員政績的關注了,因為攤丁入畝還真的就是影響國策、國運的根基。

看著意氣風發的皇帝,王承恩自然是小碎步跟上。對於皇帝,王承恩自然是無比崇拜的,他知道皇帝想要做的事情,肯定是可以做成的,沒有人可以擋住皇帝的謀劃。

文武大臣們在這個時候也準備好了,其實在這段時間裡,也是有著一些人在試著做些事情。不管是為了改變皇帝的意誌,或者是嘗試著緊跟皇帝的腳步,其實這幾天朝堂上已經有了不小的動靜。

攤丁入畝,就應該是在現在就被提上進程,要正式的步入大家的視野,被所有人都知道和認可。

三聲鳴鞭聲響後,文武百官自然是按照品級步入奉天殿。

在群臣們的注視中,英氣的皇帝大步走上丹陛,徑直坐在龍椅上,“開朝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