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治理(1 / 2)

630shu ,最快更新皇明皇太孫最新章節!

治理黃河,這是必須要重視的事情,黃河改道帶來的影響也確實是太大了一些。

自宋朝黃河改道,黃河就分為南支和北支,將中原一分為二。曾經以風光秀美和物產豐富著稱的江淮平原,在黃河水的衝擊下,土地大麵積鹽堿化。失去了入海口的淮河,更從此成了一條災河,時常爆發水患。

實際上現在的北流也一直不怎麼穩定,至於南流更彆說了,淮河到現在都沒有入海口。

嚴震直也明白這些,所以笑著開口說道,“陛下,臣認為治理黃河,當先治淮水。臣有意征兆十萬民夫,先治淮水。”

朱允和老朱對視一眼,對於嚴震直這個想法基本上是認可的。黃河改道、奪淮入海,這看起來是根本原因,這自然也是需要治理的。

但是現階段需要做的事情,不隻是想著治標治本,因為治理黃河本身就是一個耗時費力的長久工程,大明朝現在需要考慮的也就是將淮河流域整理一番。

先將淮河下遊整治好了,雖然不至於說淮河再也沒有水患,但是可以降低水患的頻率。

這對於朱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這也是治理黃河的一個關鍵了。

老朱看著嚴震直,直接問道,“子敏,那你說說如何治理淮水?”

這一下嚴震直也更加嚴肅,說道,“臣以為當設置河道禦史,治理黃淮非一人之力、一州、一府就能成事。臣以為,當由陛下下旨,黃淮流經個州府協力。”

老朱和小朱微微點頭,他們當然也是有著這樣的心思。他們也都很清楚,治理黃淮絕對不是一州一府就能成事的,這肯定都是需要沿途州府同心協力。

甚至這也不是沿途州府就能做成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整個大明朝廷集國家之力來治理。

嚴震直這時候繼續說道,“如今黃河故道,承元末之舊。奪淮入海後,呈現河道混亂、多支並流、變遷頻繁、河患嚴重的局麵。臣以為南流經淮入海,入淮河道較大的有賈魯故道、渦水、潁水,此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支流。”

老朱這個時候就說道,“這一點咱也知曉,這黃河泥沙多,以至於淮河水道也淤塞的厲害。”

這件事情也引起朱允的一些擔心,現在的大明朝祖陵,實際上被洪澤湖和淮河環繞四周。

一旦黃河洪水與淮河洪水就會在淮河下遊奔騰洶湧,洪水溢出河槽,侵入右岸的九崗十八窪,原本零星的小湖泊被連接起來,最終形成了就會形成以後的洪澤湖。

真的要是到了那時候,位於洪澤湖西岸的明祖陵,那就要被湖水淹沒了。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實際上大家也都清楚,這也是事關風水。老朱當初為他的祖父母、曾祖等人修築帝陵,也不敢移動祖宗遺骨,生怕挑斷龍脈,壞了風水,因此在旁邊造了衣冠塚。

要是淮河不治好,老朱家的祖陵說不定就有被淹沒的風險,那可不是小事情了!

嚴震直這個時候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先治淮水。臣有意疏浚淮河水患,當清除河道淤塞。”

朱允這時候直接問道,“那你說說,黃河衝積泥沙非常多,河道多有淤塞,你如何治理?”

“陛下,臣覺得尋常去淤之法就是。”嚴震直這個時候開口說道,“隻是如今淮河水道多有黃河之泥沙,臣有意多加堤壩、擴建湖泊,這方能減輕水患。”

這個說法也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黃河水患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泥沙太多。

嚴震直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臣以為此舉還不夠,臣有意疏浚淮水水道,

確保淮水入海順暢。若是淮水入海順暢,自然也就少了許多水患。”

這個說法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淮河實際上現在沒有入海口的,這自然也就造成了不小的隱患,這就造成了淮河現在經常爆發出水災。大量的黃河水湧入淮河,可是這些河水消化不了,這要是不出事故那才有問題。

不隻是嚴震直明白這些,老朱和小朱實際上也都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他們擔心的事情。想要治理淮河,自然也就需要考慮這些個大量湧入的黃河水,以及那些本身流量不小的淮河水。

必須要找到一個入海口,這一點非常重要,這絕對不是什麼小事,這也是治理淮河、黃河的關鍵,這一點要是做不好,那麼耗費再多的人力物力那也是無用功。

老朱這個時候看向嚴震直,說道,“南流該這般治理,隻是這大概也是需要耗費些時日,說不得也需要好些年。真的要是這般,咱怕你到時候等不到黃淮都治好。”

嚴震直這個時候坦然說道,“臣若是有幸能夠看到黃河都治好,那自然再好不過。若是看不到也無妨,臣到底是做了這些事情。這些治理黃淮的事情,也是臣做的。”

這不隻是儘人事聽天命而已,這也是問心無愧,是抹不去的功績。

朱允這個時候又問道,“這南流,暫且算是安穩了。那北流呢,北流該如何?”

黃河現在可是一分為二的,可以說黃河不斷南北擺動。也因為這些支流此決彼淤,迭為主次,可以說變遷非常混亂,這顯然也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

嚴震直這時候立刻說道,“陛下,臣以為黃河水患,根本在泥沙淤積。臣以為治黃,當先治沙。臣以為當先確立黃河水道,臣有意加固河堤,讓河道重歸黃河故道。”

這麼說也沒有什麼問題,現在的大明朝需要將黃河水道給固定住,不能任由它任性的四處擺動。要不然的話,黃河水患也真的沒辦法治理了。

朱允想起來了什麼,說道,“那這麼說來,咱大明該築千裡大堤,斷絕黃河北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