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他在馬上雙手交替,熊腰輾轉間便劈出數刀,登時便有數個敵兵仆地,眼見是不活了。
他身邊的幾名刀手當即抓住軍陣缺口,也不避敵軍長戟,迅速殺入陣來,但見閃轉騰挪間便有高順兵被近身,一聲悶哼過後便是倒地不起,自關羽入陣後,這個缺口便在不斷擴大。
好在前排的陷陣營軍士訓練有素,著實精銳非常。
許多在敵軍照麵時便機械式刺出手中長戟,給手持短兵的刀手帶來極大傷亡。
被突入身前的軍士也沉著冷靜,鬆開手中長矛,拔出腰上環首刀,便開始與之周旋。
仗著自己鎧甲精良,往往采取以傷換傷的激進打法,同時進退有度,在缺口處有序填補。
被持長刀悍將突入陣中後,那兩個軍侯慌亂之情倒是也消失無蹤。
畢竟都是刀頭舔血一路行來,此時已如此危急,再去慌亂已無甚作用。
便當機立斷地一人組織兵士列隊拚命填補缺口,另一人則率親兵部曲前去應戰那賊將。
這時,高順軍就像一頭剛剛睡醒的野獸,剛剛被打懵了一會兒,如今卻漸漸伸出自己的爪牙來。在逐漸恢複組織後,依靠人數優勢,缺口處竟然形成了一種詭異的平衡。
關羽眼見不妙,己方人數劣勢,再過片刻怕是就要敗了。遂一扭腰,向身前這一軍侯賣個破綻。
餘光見他上當,探身刺來,當即兩腿緊夾馬腹,上身向後一仰,讓過矛尖,手中長刀卻不停留,一記斜斬,便帶下一顆大好頭顱。
主將身死,兵士皆為之氣奪,紛紛向後避讓開去,為關羽留出了一條奔向另一個正在布陣的軍侯麵前的通道。
他也不遲疑,當即便要飛馳而去,底定勝局。
那位軍侯正在布陣,餘光瞥到關羽斬落戰友首級,聲音便是一顫,急忙調遣更多兵士擋在自己身前,同時將調兵布陣之職交給了那個陷陣營的屯長。
一時之間,關羽一騎竟再難以突破這烏龜殼,這場仗也不由得再次打成了消耗戰。
------------------------------------
至於其他兩麵,高順麾下步卒倒是成功突入城下,開始蟻附攻城。
甚至南城的部隊還正好截住了出城不過半裡的劉備一行不過千人,當即便是一場大戰。
眼見那張益德持矛縱馬,率領二百餘騎卒飛奔陣前,呂布軍帶隊的軍侯也不向前了,直接在原地布陣,前排軍士皆端舉長矛,後排軍士拉弓上箭,就是一場火星撞地球。
張飛麾下這批騎卒,絕大部分都是劉備受公孫瓚資助後,自幽州一路帶到徐州的烏丸,鮮卑人義從。
此輩皆為劉備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個個視劉備為英雄人物,族中神聖,是故對他忠心不二,生死不棄。
原本有接近兩千人,在這幾年不斷的戰事消磨中隻剩下不到三百人了。
不過能在如此烈度的中原混戰中幸存下來的,無不是騎射雙絕,馬上如風的好漢子。
隻見他們壓低身子伏在馬上,以極快的速度組成了鋒矢陣,以張飛為箭頭,冒著箭雨便死命朝著敵陣衝去。
待其衝到陣前三十步,便拿起手邊軟弓,飛矢如蝗,竟是將敵方箭雨壓了下去。
此時底層士卒大多無全甲,呂布陣中登時便是一片混亂,眼見著便要開始散亂起來。
不待敵軍軍侯重整隊列,張飛已率領拿出手中長矛的義從衝入陣中,便又是一陣人仰馬翻。
可歎那呂布軍隻能依靠人數優勢,依靠陷陣營黑甲將士的能力組成一隻隻小隊,在亂戰中堪堪保持不散罷了。
高順原本人在西城,聽得南北兩麵城外鼓噪聲大起,便知事有不妙,便親自帶兵前往南城增援。
約摸三刻時間,正好堵住想要自西側繞開南城外守軍的劉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