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光通(1 / 2)

三國:雄亂 即將出欄 4409 字 9個月前

光通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天好活,他隻能期望自己能在送走阿母之後再死,不然阿母定然會悲痛而終。

是的,他的阿母,與他一同從廣陵郡逃難至此的阿母,此時已經奄奄一息了。

興許是逃難的路上遇到了太多磨難,光通的母親還未到下邳便病倒了。

更為艱難的是,他母子二人身上的財物早就被沿途的寇盜多次劫掠儘,就連身上的絲綢衣裳也被人所盜,隻給他母子二人剩下幾件貼身的布衣。

光通不得不赤著腳背著阿母前往下邳求醫,寄希望於當地名醫治好自己的阿母。

從記事起,光通從未走過如此漫長的道路。

他知道自己阿母是並州商人在廣陵郡養的外室,自己也不過是個無法認祖歸宗的孩子。

阿父有時一二年才能來一趟廣陵城外的小家,給自己帶來一些稀奇古怪的小東西。

自己記得阿母在那幾日總是特彆高興,本就美麗的麵容上會泛起兩酡醉人的暈紅。

隻是自建安元年之後,阿父便再也未來過,母子二人失了生活來源,又被左右鄰居覬覦財產。

光通之母遂不敢留在當地,便想著北上去尋光通之父。

沒想到一路上兵禍,寇盜橫生,幾乎要將母子二人陷在其中。

好在光通是個十五歲的半大小子,以前吃的好,故而頗有一番力氣,最終還是背著阿母來到了下邳城下。

可是呂布竟然拒絕流民入城!

光通隻好跟著大股流民來到東城,寄希望於那三日一次的施粥,與城市周圍的野草一齊,來讓自己苟延殘喘下去。

他用雙手捧著那一勺稀粥,敏捷地從人群中穿過,埋頭向著營地跑去,掌中稀粥不見一絲傾灑。

他剛剛仔細看過了,自己掌中有十三粒米,比三日前整整多了五粒,應該能為病情惡化的阿母提供更好地營養,再拖上兩日。

他七拐八繞地進了那流民營地,掀開一座用樹枝與破布胡亂搭建的棚子,一進去便見到了自己臥床不起,形銷骨立的阿母。

與她一同躺在那使稻草鋪就的“床”上的,還有張伯的妻女,也是與阿母一般,餓的發昏,眼見得連領粥的氣力都沒有了。

他大步上前,將掌中的米粥緩緩倒入阿母的口中,十分仔細,不讓一滴湯水撒落。

昏迷的阿母仿佛感受到了食物的味道,緩緩將口中米粥咽下。

待掌中米粥漏儘,光通方才張口仔細地舔向自己的手,不叫一絲米粥的味道浪費掉。

忽的,簾子又被掀開了,是張伯回來了。

他與自己一般,都是雙手盛著米粥,眼見得是一口沒碰,想來是要喂食自己妻女的。

張伯見他正在舔舐手指上的湯水,也反應過來,那張未老先衰的麵上衝他露出一個疲憊的笑容,便前去喂自己的小女了。

過了一會兒,張伯忽的想起什麼,對光通說他回的晚,聽到又有呂布麾下軍官在招募士卒,想問問光通去不去應募。

若是擱在自己一個月前剛來的時候,光通定然是不願意的。

他不想因為一點賞賜就加入呂布軍中賣掉自己的命。

更何況流民營中也有不少未曾從軍,卻依舊活的滋潤的壯年男子,他相信自己過得不會太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