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論道(2 / 2)

三國:雄亂 即將出欄 4185 字 9個月前

隻是,這袁渙明顯是當下為數不多的尊重武夫的世家子,言語中頗帶著幾分親近之意,顯然是對秦峻這位姿容甚美的軍侯頗感興趣。

時值辰時,城門處還不見得有太多人馬經過,二人談的頗為投機,故而索性在城門左近尋了處酒舍,坐下閒談。

袁渙對麵前這軍侯頗感意外,隻因他知道,呂布軍中少有能夠詳解經義的武夫。

不想對麵這年輕軍侯在與他交談時,不僅偶有驚人之語,更是對《春秋》等經傳頗為熟稔,遂好奇地詢問秦峻師從何人。

秦峻總不能回答這是自己作為後世粉領大學生,是在大學四年中習得的,實乃二千年來無數先賢的智慧結晶。

想起了教授光通經傳的那位老師,秦峻隻好編出一位曾跟隨大儒鄭玄學習的某公,言自己在並州時曾受業於他,獨冶《春秋》數載。

袁渙聽得有趣,他自察覺袁術難以長久後,便因避禍奔逃徐州。

未曾想這大漢忠臣呂布竟然還不如袁術,對自己頗為輕視,隻是在陳公台的力薦之下才將自己任命為國長史。

自己在這徐州,除了與陳群等一二世家子往來,便再沒有其他可以論道的友人了。

如今看這軍侯,雖是出自地方豪強,卻舉止有禮,言談頗為儒雅,其通《春秋》更是令人驚喜,也不失為一友。

二人就這般在酒肆中談天說地,待日頭漸漸升起,往來城門處的行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有不少左近行人注意到了他二人一文一武的裝扮,有好事者還湊近去聽,不想二人卻是在暢談春秋,許多觀點都頗為新穎,令人陶醉不已。

故而此往來行人皆湧入酒肆,想要聆聽二人論道,不一會兒,整個酒肆都人滿為患起來,到後來人群越聚越多,竟然將整個酒肆團團圍住,皆是聽得如癡如醉。

日頭高升,終於有一絲陽光透過那簡陋的茅草棚,映射到了秦袁二人身前那張木案上,將談天說地以至於物我兩忘的二人驚醒。

看著身側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秦峻十分驚詫,袁渙倒是習以為常。

漢時學風頗盛,道旁行商,路邊走卒皆敬仰大儒,二人談《春秋》時思維碰撞,明顯擦出了些許智慧的火花,連他都頗感受教,更不必提周圍諸般人等了。

袁渙向周圍人群拱手,稱自己二人有公務在身,已不便再論,故而請諸人散開,各安其職。

裡三層外三層將這酒肆圍住的各色人等皆是紛紛還禮,有一二儒士還行了大禮,表達對二人授業的敬意。

秦峻眼見如此,不得不對漢末的淳樸風俗大讚,自己這個頂盔摜甲的武夫,竟然也能被士人稱謝,不得不說是一件幸事。

袁渙感覺秦峻這位初識的軍侯頗為投契,認為其某些見識十分新穎,令自己也受益良多,故而誠心道:

“君於《春秋》一道多有鑽研,仆也受益匪淺,萬不得如此自謙。”

秦峻情知這是自己在後世諸多大儒的教導下拮取的精華,所以不敢居功,都把這些新奇觀點推到了自己那位素未謀麵的老師身上。

對於袁渙的話,他也不敢生受,便出言謙虛道:

“仆專研《春秋》一道逾十五載,其餘五經仍不得聞,實難與袁君家學相媲美,袁君言受教,不過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