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練習太極拳,行善積德,會增加你的壽命!”王梓軒微微一笑,快步離去。
此地主人心中不舍,在後麵追趕,追到岸邊,卻見王梓軒踩踏水麵,如履平地,飄然若仙。
他跪在岸邊不住磕頭禮拜。
王梓軒不知道,他無意之舉,為這裡留下了一個傳說,有鶴發童顏的水神在巨樹下悟道,而巨樹也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幸福聖樹。
泰國有釣魚天堂之稱,而普吉島釣魚極為著名,吸引了不少西方釣魚愛好者慕名而來。
王梓軒一身白衫,買了一根釣魚竿坐在湖邊的一棵樹下釣魚。
南麵緩步走來一名身穿黃衣的壽眉老僧。
對方左手杵著一根法杖,右手托缽,身後還跟著四名黃袍僧人。
泰國修行者大致有三類,一是出家的和尚,光頭,穿黃色僧袍,在泰國有兩個稱呼,泰南稱為“龍婆”,在泰北稱為“古巴”。
一類叫魯士,修行類似於中原佛教裡的苦行僧,所以魯士相對看起來邋遢一點,大多不修邊幅。
還有一類就是阿讚,阿讚類似於中原佛教的帶發修行的居士,能細分為兩類,一類叫白衣阿讚,一類叫黑衣阿讚。
壽眉老僧走到近前,將法杖往地上一杵,將手裡的缽盂交給身後僧人。
四名黃袍僧侶躬身施禮,去周圍四角盤坐誦經,王梓軒眼角看去,四人竟然都是定氣境初期的實力。
壽眉老僧正是拜塔卓思那蘭寺的龍婆厲。
他這些天帶人跑遍了泰國,終於在普吉島找到王梓軒,難道是來旅遊的不成,竟然還有閒情逸致釣魚?
龍婆厲收了心思,向王梓軒行禮,盤坐到了王梓軒身邊,看他釣魚。
見王梓軒就不說話,龍婆厲拿出一個金絲卷軸,語氣淡淡的道:
“施主,這卷是我寺內的《清淨道論》,是古今共認的禪修寶典,它以戒定慧三學總攝一切佛法,可破除真理迷障,在漸次升進的曆程指引修行,對你大有裨益,施主可以回家去好好參詳。”
龍婆厲舍出寺中寶卷,便是為了勸退或者穩住王梓軒,避免他們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麵,事後再拿回來。
王梓軒打量一眼,這卷軸靈氣盈盈是真貨,可以幫他化解桑衝逃命術的副作用,確實裨益巨大,但好東西卻不是好拿的。
見王梓軒未應聲,龍婆厲語帶機鋒的道:“施主,一根魚竿和一筐魚,你會選哪一個?”
王梓軒轉頭看他一眼道:“我要一筐魚。”
不出所料,龍婆厲搖頭笑道:“施主膚淺了,古人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道理你懂嗎?魚你吃完就沒了,就像你手中的魚竿,有了它可以釣很多魚,可以用一生!”
王梓軒揩了揩眉毛,說道:“我要一筐魚把它們賣了,可以買很多魚竿,然後把魚竿出租給彆人,收租金作為利潤,再自己留一根魚竿,繼續可以釣很多魚。”
龍婆厲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反駁。
王梓軒微微一笑:“大師,可否請教幾個問題?”
“施主請講!”
“為什麼喝酒的叫夜店,過夜的叫酒店呢?”
龍婆厲壽眉一挑,這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