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涎著臉撓頭:“我忘了,回頭就送回去,他們沒搜身,正好拿來保護師兄,現在我就是師兄的保鏢。”
王梓軒啞然失笑,杜坤終歸是一番好心,沒理由出言打擊。
回到路上,兩名道士架著一名血肉模糊的黑衣老者正與劉佳良說話。
“這是?”王梓軒心中疑惑,雖然失去修為,但他能隱約感知到,黑衣老者是一名觀氣境修行者,一名降頭師。
“這家夥在山裡偷設降台,以‘順風耳’之術竊聽,被我們抓到!”一名青鬆觀的道士答道。
王梓軒心中凜然,這種“順風耳”竊聽降術他聽說過。
在華夏曆史中,元朝是一個對統治極度缺乏自信的王朝,想儘了各種辦法來防止中原人造反,其中,降術便是元朝政府用以鎮壓反叛情緒的法術,降教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曾命降教數百降師於各個州府設降台百座,以“順風耳”之術竊聽民間怨語,被聽者均以周身潰爛而終,當時各地老百姓甚至到了談降色變的地步。
民間歌謠《清陽曲》曾經寫道:“街亭無心言朝事,三更慘斃月露屋。”意思就是,白天無意中說了對朝廷不滿的話,晚上便會慘死在四處漏風的破房子裡。
後來在修行界與武術界聯手扶持朱元璋建立明朝,在雙方打壓下,降教灰飛煙滅,隻有少數降師遠走海外避難,而元朝也隨後滅亡。
見眾人說話分心,黑衣老者一劃眉心,爆出一團血霧,口中念念有詞,眨眼間就離開數米,兩名道士冷哼一聲,一把桃木釘揚手打入血霧,慘叫聲中血霧散去,露出地上已被打成篩子的黑衣老者。
杜坤驚呆,觀氣境中期的修行者竟然隨手可滅?
王梓軒麵色凝重,心中也徹底收起了對武者的輕視,武林高手在麵對修行者的時候,真的具備超強的秒殺能力,當然,前提是兩人之間的距離足夠近。
“修行界與武術界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怎麼會有降頭師來竊聽?”王梓軒問道。
杜坤曾經也是降頭師,壓低聲音解釋道:“師兄,降師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很多血氣不足的降頭師對武術感興趣,還有些降頭師受雇於人,很多勢力對華夏武術感興趣,一本真本拳譜可以賣上好多錢,在東京的黑市甚至可以賣出天價,而且降頭師與華夏武者本身就不對付,譬如某些華夏武林高手忽然死於癌症等疾病,不是沒來由的。”
有買賣,就有傷害。
兩名道士耳朵微動,目光警惕的看向杜坤,劉佳良為他們介紹王梓軒是武協榮譽會長,兩名道士眼中的敵意才大減,拎著降師告辭。
比武場在青鬆觀後山穀中禁地,足球場大小的庭院內,青磚鋪地,近千人圍成一圈,前排擺著蒙白布的桌子,桌上擺著水果和瓜子花生,但隻有各家掌門等一乾武林前輩大佬有資格前排座位,大多數門人弟子都站在自家大佬身後觀看。
杜坤見此,也挺胸站到王梓軒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