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天繼續道:“其實道德經原本書名為老子,因為是老子對周易心得感悟所著,華夏東漢中期,釋家傳入華夏,為了壯大自身融合儒家與道家之長,並向世人降低了修行門檻,某些修行門派也有樣學樣廣招弟子。”
“人人向往成仙成佛,長生不老,不事生產,觸動了當權者的利益,而修行者過多也導致修行環境越來越差,修行資源越來越少,這才有了南北朝時期的三武滅佛。
“經過紛爭磨合,儒、釋、道為首的三大勢力達成一致,華夏修行界開始法不可輕傳,各大勢力將很多修行經卷與道德真經一樣束之高閣,並將其幾經篡改刪減為如今貌似玄妙高深,實則晦澀難懂、殘缺不全的道德經流行於世,造成普通人再難自學成才,致使修行者越來越少,而如今隻有周易完好傳承於世。”
王梓軒麵無表情的道:“李大師想的沒錯,而相對上篇修行之法的“道經”,下篇的“德經”內藏積功累德消除業障之法。”
李兆天喜形於色:“在下不敢奢求道經,隻求可以王大師事後可將德經借在下一觀!”
他心知肚明,道德真經其實從未失傳,但牢牢把控在華夏各大勢力手中,傳聞華夏當權勢力如今也從馬王堆漢墓獲得了道德真經殘卷,不過沒有強大靠山的修行者若想得到難如登天,這次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金花婆婆也雙眼放光的道:“王大師,小女代表家父和白族上下願以大師馬首是瞻,隻求事成之後家父可借道經一覽。”
王梓軒微微一笑:“道德真經再現世間,是華夏修行界的福運,王某身為華夏修行界的一份子並未想過獨占,事成之後大家都可以抄錄一份,我會將其向世人公開,造福民眾。”
王梓軒心裡很清楚,即便他想私占道德真經也難以做到,興許還會因此丟了小命,如今華夏修行界青黃不接,稱為“末法時代”,再這樣下去,華夏修行界甚至會斷了傳承。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既然保不住,還不如將道德真經共享賺取大筆功德。
“王大師心懷天下,但有差遣,義不容辭!”李兆天與金花婆婆對視一眼,皆是看到對方眼中的欣喜,表態道。
“先彆高興太早,我剛得到消息,羅馬教皇保羅二世近日將造訪律賓,極有可能也是為了道德真經而來,雖然教皇未必會出手,但這次教廷的東征十字軍,宗教裁判所成員也會過來。”王梓軒淡淡的道。
李兆天臉色微變,道德真經跟他性命攸關,現在誰阻擋他,李兆天就敢跟誰拚命:“道德真經是我華夏至寶,豈容外人染指!我這就回去發動南洋同道!”
“不必了,乘氣以上的教廷高手我會出手擺平,不必擔心!”
王梓軒一臉從容淡定,現在即便不方便動手,但四大神獸合力,再加上三清帝鐘與妖刀姬,尋常乘氣境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即便不敵,他也足夠溜之大吉。
而且教皇訪問律賓也未必會興師動眾,更未必敢動手,否則會遭遇整個亞洲修行界的排斥和抵製,因為會不利他們的傳教主要目的。
與滿眼狂熱的桂萬德和一臉理所當然的杜坤不同,李兆天與金花婆婆卻是暗驚王梓軒的氣魄,悄悄壓低姿態,更是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