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59章(2 / 2)

趙宋是後世通常說的宋朝,劉宋是南北朝時的南朝宋、宋國則是春秋時的一個諸侯國,前兩者和後者的年代天差地遠,文物價值也會天差地彆。

那銅鼎悶了半天,吐了兩個字:“劉宋!”

石詠點點頭,讚道:“你是個實誠的……銅鼎!”

他與弟弟相處的時間多了,說話習慣用鼓勵的口吻。

銅鼎便不再開口了,也不知在想什麼。

石詠心裡已經完全有數。

如今在琉璃廠,夏商周三代流傳下來的金石最為值錢。眼前的這隻鼎,嚴格來啊說不能算是贗鼎,因為南朝的鼎怎麼也是距今千年以上的古物;但是與三代青銅器還是有些差距。將南朝的鼎,當做周鼎賣給旁人,這商人,實在不夠地道。

這時候有個醉醺醺的聲音在石詠耳邊響起:“石……石兄弟,你,你怎麼和這鼎……說話?”

是薛蟠。

他一把將石詠拉起來,噴著酒氣問:“你們……你們在聊什麼有趣的,給哥哥說來聽聽?”

石詠支吾兩句,隻說薛蟠是醉了,看岔了,薛蟠卻鬨著不依,說是親眼見著石詠和那古鼎說話來著。石詠一急,便反問:“就算我和這古鼎說話,你聽見它回我了麼?”

薛蟠一想也是,指著石詠的鼻尖就笑:“你……你真是個呆子!”

石詠無奈了,難得這薛大傻子竟也說他呆,隻聽薛蟠又往下說:“跟我那個寶兄弟似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1……”

石詠一下子汗顏了,這世上竟然有人拿他與寶玉相提並論。人家是個千古第一的“有情”人,他隻是偶爾能和千年古物交流幾句而已啊。

這時候山西會館裡一大群人擁了出來,頓時將石詠和薛蟠他們這些看熱鬨的擠到一邊。隻見人叢中一名須發皆白的老人家和一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一左一右,站在冷子興身邊。那兩位,就是斥巨資買下這件古鼎的趙德裕和趙齡石父子兩個了。

石詠一見冷子興,自然心生厭惡,心知定是這人得了手,將一隻南朝的鼎當成是周鼎賣給了趙家父子。

要是在石詠剛來這個時空的時候,他那直來直往的性子,一準兒讓他當眾毫不客氣地喝破這一點。如今石詠卻多了幾分沉穩與謹慎。

他站在薛蟠身後,避開冷子興的視線。隻見眾人簇擁著趙家父子,一起將冷子興送出來。冷子興大約還是有些不放心,開口問趙家父子:“兩位定金已付,在下也已經依約將這古鼎送到會館,至於那餘款……”

老爺子還未答話,趙齡石已經搶著說:“這你放心,有我們晉商的信用在你還怕什麼?”

老爺子趙德裕卻似乎對這鼎還有些猶豫:“若是這鼎有什麼不妥當,這定金……”

隻見那冷子興滿臉堆笑,說:“老爺子,您看著鼎,都已經放在您麵前了,你見得多,識得多,您不是已經看真了麼,這就是一具周鼎麼?”

老爺子喃喃地道:“鑒鼎,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兒啊……”

趙齡石便說:“爹,那您就慢慢再看看,京裡懂金石古玩的行家也多,咱們就再問問,也沒事兒的!”

言語之間,將定金的事兒給岔過去了。

*

一時石喻下學,石詠去椿樹胡同接了他。石喻一挨近,就說:“哥哥身上臭臭!”

石詠自己伸袖子聞聞,確實是有一股子酒味兒。他今日飲酒不多,主要都是薛蟠身上總有那麼一股子酒氣,連帶把他也給熏著了。

早先在那山西會館,他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甩脫了醉醺醺的薛蟠,單獨去拜會趙老爺子,談起趙家買下的那隻鼎。而趙老爺子自己也對金石多有了解,一時沒法兒接受石詠所說的。

“你有什麼憑據,說這是南朝的鼎?”趙德裕覷著眼,望著石喻,心下在思量,這麼年輕的小夥兒,是不是喝多了酒,到他這兒說胡話的。

當時石詠便說:“老爺子,我不敢自誇什麼,我這點兒年紀,自然不敢說對三代的青銅器有多少心得。我隻是見識過些金石銘文,曾經見過與這鼎類似的……”

他隻講了講這鼎器上的銘文,和春秋時的小篆略有些差彆,並且提及他以前曾見過南朝時仿的。

“老丈,我這也是不敢確定。隻是南朝時有不少仿製三代的鼎彝,傳到現在也是古物,但是價值和周鼎差得太多。特地來提醒一句,老丈若是心裡也有疑問,便請人再看一看吧!”

石詠已經聽山西會館的人說了,這隻“周鼎”,價值萬兩銀子,光定金就要三千兩。若是南朝的鼎,絕不值這麼多錢。

他說完,就告辭出來,不再與趙老爺子多說。他知道老爺子心裡也沒有十成的把握,隻是需要有個人來幫他把疑問放到明麵兒上來而已。

石詠牽著弟弟,回想起那隻鼎,忍不住暗自笑了兩聲。原本一隻語氣十分傲嬌的鼎,被石詠戳破了來曆之後,便再也打不起精神。石詠從山西會館出來的時候,特地悄悄去看那鼎,逗它說了兩句話,告訴它,它絕不是一隻假鼎,切莫妄自菲薄。那隻鼎才覺得好些,鄭重與石詠作彆。

他再想那薛蟠,也覺得是個有趣的人物。他原本拉著石詠看“庚黃”的畫兒的,聽說有鼎,立即就忘了畫兒,去看鼎的熱鬨去了;看完了鼎的熱鬨,又聽說隔壁戲園子有班子唱戲,便興興頭地聽戲去了,一日之間,吃酒聽戲看熱鬨,十足一個紈絝子弟做派。

唯獨在山西會館的時候,石詠曾見到薛蟠和晉商攀交情,十三四歲的年紀,和那些三四十歲的晉商在一起,也一樣是高談闊論,遊刃有餘。隻在那一刻,石詠才覺得這個薛蟠骨子裡還有些皇商氣質。這個薛家獨子,本不該這麼紈絝的。

*

到了晚間,喻哥兒做完功課,石詠與他便一起熄了燈睡下。喻哥兒很快睡著,發出均勻的鼾聲。

石詠卻漸漸覺得不對,在榻上翻來覆去地,怎麼也睡不著。

可能是他白日裡看的那幅“庚黃”的畫兒,內容太火爆了。

石詠在心裡默算,修補這麵銅鏡的材料,其實所費不巨,他最多花上二兩銀子,就能全部購置齊備,費得最多的其實是人工。但隻要一想到這些人工能淨賺八兩銀,石詠就忍不住輕飄飄的——

這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啊!

要知道,八兩銀在那些豪門大戶眼裡什麼都不是,可是像石家這樣小門小戶的,八兩銀足可以支持很長一段時間了。

石詠掐指一算,與那一僧一道約定了十天之後交貨。在這之後,石詠也不擺攤兒了,直接懷裡裹著了那兩爿銅鏡,拎著小桌小幾,直接回紅線胡同,將那錠銀子交到石大娘手裡。

石大娘自然也是又驚又喜,卻又生怕傻兒子被人騙,收了一錠假銀子,連忙帶了石詠,到街麵上的錢鋪上問過了,確實是真的,不是灌了鉛的,這才請夥計用銀錠夾剪剪成幾塊,撿了一塊一兩上下的,兌了九百多製錢。據石大娘說,這些錢,足夠石家吃用好些時候的了。

“娘,我想勞煩您做幾個好菜,晚間我送兩碗到隔壁方叔家去,該謝謝他上回幫咱家解圍。”

石詠這麼說,石大娘點頭同意:“是這個理兒,以前是因為手頭還緊著,如今寬裕了怎麼樣也要表示表示,否則這人豈不是白做了?”

於是石大娘去買菜,石詠則揣上幾個錢,去街上的石蠟鋪子買了些純石蠟,見到有便宜的蠟燭,便也一下子買了二十枝,回去交給了王氏,說:“二嬸,您要是晚上還和我娘做活計,就彆點那油燈了,點這個,這個亮!”

王氏聽了一陣好笑:“詠哥兒,用油燈哪裡就瞎了?”

石詠卻知道在昏暗光線下過度用眼的影響,他直接將石大娘她們常點的一盞油燈沒收,擱自己屋裡去,隻說:“二嬸,您以後還要看著喻哥兒進學、讀書、中舉、做官,給您掙誥命的,哪能現在起就總這麼熬著?”

王氏登時便不再說話了,隻在石大娘買菜回來以後,非常熱情地一起幫忙下廚去。

石大娘真如石詠所請,做了好些肉菜,分了一半出來,由石詠端著,給隔壁方家送了過去。

隔壁那位四十幾歲的方叔,全名叫做方世英,獨女方小雁,年方十歲。石詠總覺得像方世英這種氣度的人物,不像是需要跑解馬賣藝求生的,可是這種話他又無從問起,隻是恭恭敬敬把來意一說,接著將石大娘親手烹製的幾個菜送給了方家。

“家母說,其實早該來致謝的。隻是此前一直銀錢不稱手,如今我總算是憑手藝,賺了小小的幾個錢,家母趕著置辦了幾個小菜送過來,請方叔千萬彆見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