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境一途,陳晨是成功的。而所謂失敗之處,則在於他道境足夠,而道行不夠。
武道真形巔峰的修為還是大圓滿之境,隻是更加的圓融,更加的精深。
這種情形,就譬如海就是海。
在海中注入萬頃水,它是海。注入一顆雨滴,它依舊是海。
雖然海是海,但海也不再是海。因為海之一詞,再大也有一個概念。
當它超出了這個範圍,在人們眼中它還是海,隻因為找不到其他更為廣闊的形容。
便是因為這種虛無飄渺的原因,使得陳晨的武道巔峰大圓滿之境有了瓶頸。
這個瓶頸,便是阻礙他更進一步的障礙!由佛家而言,可稱為之知見障。
不知其根由,就無法勘破。無法將其勘破,其修為道行便隻是在積蓄在存儲,卻沒有一個可以引發質變爆發的點。
陳晨有種強烈且清晰的明悟,若無法勘破那種知見障,自身武道巔峰大圓滿之境,雖能陸續橫向擴張,卻也是要止於此步。
即便如此,陳晨的整體實力也有了一個難以計量的突破。
若是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陳晨此時就像一片浩瀚散漫的海洋。
而第四步修士或是渡劫期大能修士,就是經過了千錘百煉,於海中由礁石堆砌而成的海島。
海與島,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彼此消融,相互衝擊對撞之時,那便是近乎無休無止。
隻有時間,才能讓海枯讓石爛!
隱約間,陳晨有種十分強烈的直覺。
隻要自己毫無保留的發揮出全部的戰力,以浩瀚的修為之力,輔以更高境界的道境。便可與尋常第四步修士一戰!
譬如那滅生老人,他雖然早就在第四步之境駐足多年,但他也因為執念而踏步不前。
此際,雖然雙方整體境界尚有差距,但若是滅生老人再想要抹殺陳晨,已不再是他想就能做到的…
毫不客氣的說陳晨有自信,現在即使是堂而皇之的強行闖入太古神境,去見滅生老人。
隻要自己不發起你死我活的挑釁,滅生老人也會以禮相待,也要客氣的稱一聲道友,絕不會妄動刀兵…
十五年前,陳晨還在擔憂滅生老人會否前來報複,如今他已不在心憂。
是否要殺一個人,要看付出的代價是否成正比。若能隨手抹殺,那就隨心所欲。
可若要付出極重的代價,那任誰都會想一想值不值得。
就現在而言,以滅生老人的性子,在沒有絕對把握的情況下,也不會對陳晨如何。
這諸般種種的情勢變化,便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寫照。
…………
陳晨自己也沒有想到,九十九道妖念的融合,會將自己的道境拔高到如此境地,竟是強行踏入了下一步的範疇。
修為之力近乎無限的增長,雖沒有產生質變的。但那種量與境界結合起來,已經能夠讓他在這片世界徹底站穩腳跟!
此時他已經不必顧及外在的因素,當務之急就是趁熱打鐵,想辦法勘破那層知見障,將修為境界提升,真正踏入武道之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