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賓滿樓在重新開業之後,無法做到超級爆棚狀態,那麼聘請這麼多的員工完全就是在浪費成本。
而蘇泓昊是沒有把握在剛重新開業的這段時間裡,就做到每天爆棚的狀態,因此可以說,他的這個決定完全不符合科學,但他還是這麼做了。
無他。
他就是想借此機會培養一些凡人,然後用凡人取代部分修士店員,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再者,他需要這些凡人替他進行私域運營,以此來提高顧客的進店率。
在客流中,可以分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
公域流量就是指那些因為緣分而路過店鋪的客人總數,這樣的客人屬於路人。
而私域流量是指那些在店鋪裡消費過並與店鋪形成某種聯係的客人總數,在蘇泓昊的前世,這種聯係便是指關注了店鋪的微信公眾號、留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加了客服的微信等等,即是讓商家有辦法聯係到這些消費過的老顧客。
蘇泓昊的前世到過一個名叫華強北的地方,那裡全是賣電子元器件的攤位,而不到一平方米的小方格便能算是一個攤位,當然也有兩三平米大小的,但十餘家商場全是這樣的攤位,每家商場各有四五層,導致這樣的攤位加在一起不計其數。
其中任何一個攤位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已經不再是依靠公域流量就能滿足每天的營業額了,唯有進行私域運營,才有機會實現更高的營收。
賓滿樓如今的情況雖是與華強北的那些電子攤位截然不同,但卻不代表它不需要做私域運營。
其實,任何一家店鋪在競爭中,如果對公域流量的汲取能力太弱或是幾乎溢滿,都應該投入大量的心思和金錢發展私域流量。
做私域流量的目的,就是和顧客們培養深厚的感情,讓顧客成為店鋪或品牌的朋友和粉絲。
在蘇泓昊的前世,一個品牌做私域流量時,往往分為三個運營場景,個人號、公眾號、聊天群,三者相輔相成,公眾號負責傳播品牌的信息,聊天群負責產品信息流的推送,以及形成氛圍,個人號負責培養感情,實現成交轉化。
現在,蘇泓昊在這個沒有網絡的時代,沒有公眾號、聊天群的存在,但卻不代表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取代這些運營場景。
他雇來這群原本是賣早點、租車馬的凡人,正是看中這些人在方圓三公裡之內有著非常豐富的熟人資源,可以充當他的個人號,將與他們原本相熟的街坊轉化為賓滿樓的新顧客。
並且他們開朗熱情、能說會道,對於賓滿樓原有的顧客,也能被他們發展成私域流量進行重複消費。
而至於公眾號和聊天群,則完全可以發布任務,引誘來一群玩家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實現品牌信息和產品信息的推送、形成氛圍的作用。
“好。”蘇泓昊很是讚賞的點點頭,“明天就要開業了,我們現在來演練一下相關的服務流程和上菜流程。”
“是。”十七個員工的聲音彙成一片。
感冒還沒好,就弄出這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