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情況是,缺乏資源,就要集中資源,普通人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慢慢改變市場化的經營環境。
還有社科院的人配合他們,給失業的人直接進行經濟補貼,按照正常工作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放。
這樣一來,正常情況下,該抵製官方的下崗工人,瞬間就會成為官方行動的擁護者。
還有最後一個部門,專門研究其他資源來源渠道。
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他們想到了海底打撈。
海運這麼多年,沉入海底的船隻不知凡幾。
海底的資源數量還有一些。
另外就是適度開采,依然還是能獲取一些資源。
這些人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可能會被利用的資源進行數據分析整理,然後確定行動方案。
三個小組,迅速開始運轉起來。
徐軒也沒有閒著,開始即將自循環係統給整出來。
這龐大的係統,他需要不少時間整理。
其中的知識非常多,包含各個方麵。
一個城市,要有所有再生技術,那就能做到完全的自循環。
甚至都不需要有田地,所有植物,都可以在高樓大廈裡完成種植,全機械化,全智能化種植,連雜草都不會有,配合科學的光照,營養配比等等,一棟大樓的產量,可以比上千畝土地。
這也讓他想到了很多影視作品中,會有自循環城。
一般是在地星出現什麼災難,外麵不適宜生存,就會有個幸存者聚集地,能滿足自己一切所需,叫自循環城。
名字很貼切。
如果這技術能應用在城市上,那城市就是個可以維持運轉數百年不出現問題的自循環城。
不需要外界的資源,內部隻要有核聚變反應條件,就能一直運轉,甚至都不需要光照。
妥妥的無敵安全區。
就是短時間內想要將這整一套係統鋪在龍國,難度非常大。
資源不夠,各種配套設施也沒準備好,暫時隻能借用其中一些再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