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交流靠語言,靠聲音的震動,他們靠腦電波,根本沒辦法交流。
外星人很慌,徐軒也不急著審問,從研究人員手中接過測量數據,以及各種分析數據。
測量的內容很簡單,分彆是外星人的身高體重,以及其他一切部分的大小,形狀,以及狀態等等。
甚至皮膚的褶皺都被印下來,拿去研究。
這種態度其實很好,也非常有用。
生物演化無數年的成果,研究的好了,就能直接使用。
比如蝙蝠和雷達,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研究出雷達。
還有螢火蟲和人工冷光,螢火蟲的光有很高的發光效率,柔和的同時,強度很高,還不產生熱。
電伏和電魚,曾經有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電鰩,電鰻,設計出了電池,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電池!
根據蒼蠅研發出來的氣體分析儀、氣味探測儀、蠅眼透鏡等等。
更有大雁和導航儀,以及海量的各種技術。
這要是一直舉例下去,可以水個好幾章。
這外星人的皮膚,如果散熱效率高,也能擴大後用在各種需要散熱的設備表麵。
機器人的參數很多,包括溫度,以及每天的變化等等。
還有技術人員根據這些數據,給出的一些推測。
比如他生活的星球,競爭比較殘酷,可能光照都比較少,能量的獲取,也得競爭。
簡單來說,在人類需要吃飯才能存活的時候,覺得光合作用很牛逼。
但真的到了靠光合作用才能活的時候,競爭依然會存在。
就像大樹和各種植物一樣。
植物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而且殘酷。
從光照開始,用森林舉例子,高大的樹木會遮擋陽光,這樣低矮的植物就會沒有光照,而持續矮小,甚至無法存活。
還有對水分的競爭,植物也得做到根係發達,才能更好的競爭水分,越是水資源貧瘠的地方越是如此。
這都隻是基礎,植物還演化出了攀援和纏繞,小小的藤蔓,能輕鬆將一棵大樹纏住,覆蓋他的枝丫,讓他失去養分而死。
其實如果將時間線無限拉長,植物雖然以光合作用為主,但也有機會產生智慧。
畢竟就像在地星的植物,也演化出了各種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