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黃巾賊能乾翻袁本初,就算公孫瓚能夠一統北方,也不足為慮。”
曹操作為袁紹的好友,自然明白袁紹身上攜帶的能量,隻要袁紹有起勢的兆頭,大批謀臣武將投靠,再加上北方雄厚的土地,以及茫茫多的人口。
發展速度,絕對不是曹操身處兗州、徐州這種地方能夠相提並論。
所以曹操知道,兩人之間,遲早有一戰,但是曹操還是希望那一戰越遲越好。
“主公有所不知,那袁本初喜大好功,目無一切,多疑至極,沒有成勢之前,或許是位好明君。”
“但成勢之後,和那公孫瓚其實也相差無幾,不足為慮!”
“反倒是那黃巾賊,領袖者張角,宛如天神下凡,稱之為聖君也不為過,讓張角得到北方,那對主公才是場災難。”
“在下認為應該出兵援助袁紹,幫助袁紹撐過這段困難時期,讓袁紹和黃巾賊去狗咬狗,這樣主公才能飛速發展。”
許攸提議道。
曹操麵色沉重,他之前也是參加過圍剿黃巾賊的將領,也深知張角的強大。
那張角一手法術,顯然就不是凡人,而且此人極其明事理,管轄之下的老百姓安居樂業,黃巾軍也願意為其付出全部。
這樣的存在,如何不讓人膽寒,當許攸再次提起張角,曹操深思熟慮之後,覺得很有道理。
相較於袁紹,張角這個人更可怕,因為張角沒有半點弱點!
張角如今沒有後代,或許是破綻之一,但是那位諸侯想派出刺客去弄死張角,那絕對是腦袋裝屎了。
畢竟想要刺殺一個擁有法術的男人,那難度比登天還高。
於是乎,曹操調動三萬兵馬,帶上精兵強將,直奔黃巾賊的老窩,一副要剿滅黃巾賊的樣子。
……
張楊也收到朝廷的命令,名義上張楊是朝臣,也是袁紹的附庸。
見袁紹有難,覺得如若不發兵前去救袁紹,到時候袁紹怪罪下來,自己無法承擔這滔天的怒火。
於是乎,張楊也點齊上萬兵馬,踏上討伐黃巾賊的道路。
集結兵馬和收集糧草以及征民夫都需要時間,糧草需要民夫來運輸。
對於老百姓而言,打仗就是苦差事,幫忙運輸糧草,不僅要耽誤自家的收成,還要自帶口糧。
這就不說了,發動戰爭還需要錢糧,錢糧哪裡來?自然是從老百姓身上來。
其他諸侯可不像張角那樣,不僅包運輸糧草民夫的夥食,還知道體恤老百姓。
如果家裡隻有一名男子漢的就不用應征,可以留在家裡種田。
同時糧草的錢,張角也不會收割老百姓,而是收割富農、地主、豪族等人的,畢竟張角不需要這幫人支持,更多的還是需要老百姓的支持。
在張角看來,戰爭是為了讓老百姓過的更好,而不是過的更差。
於是乎,撒出去的細作,在田野間培養的勢力派上用場來,各諸侯勢力的田野當中,有許多人都信奉太平道,暗自給太平道傳遞消息。
當曹操、張楊兩大諸侯的戰爭武器開始轟鳴發車的時候,遠在巨鹿郡的陶安易已經收到消息。
陶安易的眉頭緊皺,看到如今亂成一團麻的局勢,心中也開始有些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