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來的陷陣營,也是當下強軍,唯一的問題,就是兵馬數量太少,而且高順的名望是不夠的,不可能統領大軍,其餘弟兄都不服。
於是統領大軍者,也隻剩下張寶、張梁以及周倉三人!
想來思去,陶安易決定命令張寶為主帥,迎擊曹操,其餘等將,一同出征,供張寶調遣。
而且陶安易還打算暴兵五萬,用來守城!
這些兵馬可能戰鬥力並不強悍,但守城還是綽綽有餘,主要就是消耗曹軍糧草,讓曹軍知難而退。
對於曹操,陶安易也略有耳聞,可以說,天下諸侯,都研究一二。
深知曹操這人不簡單,雖然是宦官之後,但能力出眾,有著許多明君擁有的品質。
短短時間就贏下幾場重要戰役,為自己能夠站穩腳跟,打下堅定基礎。
雖然曹操重用親族,不過親族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說夏侯惇、夏侯淵兩兄弟,就是曹軍衝鋒陷陣的強將。
而且寒門士子也是曹操拉攏的目標,使得曹操在短時間內,就擁有大批支持者,實力成長迅速。
反正陶安易是不敢小覷曹操這人,覺得除非張角能夠回來統兵,才能遏製曹操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