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居士出身名門,又是少時文名便遍傳汴梁,名動天下的人物。她的故鄉濟南府自然也流傳著她許多詩文和故事。
人人知她前半生榮華如鮮花著錦,後半生卻飽經動蕩輾轉流離。算來,今已五十四歲矣,原以為無望,卻又見國家有克複中興之兆。
故人一世似故國。
令人如何不欲落淚。
*
兩人談過些故鄉事後,還是很快說起了正事。
李清照在官署內雖能看到戰報,但辛讚卻是剛從北方一路趕回來,親眼見聞戰局,視角又不同了。
如今朝廷大軍基本分為三路。
西部戰場有吳玠,吳璘統兵,在陝西地帶與金軍成膠著之態。
東部線路則是韓世忠將軍為主,他的大本營楚州本就在江
蘇,東路戰場他自然是責無旁貸,最新戰報傳回來,韓家軍已經攻下了海州(連雲港)。
海州自古以來可就是重要的海港,秦朝時候徐福東渡,就是從這兒L出發的。
?想看顧四木寫的《安分守己當昏君》第 95 章 三路北伐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有此海口,朝廷再給東路大軍運輸糧草補給,就可不走陸路,而是能夠直接從明州走海路,便宜許多。
故而韓帥在攻下海州後,倒是沒有急著推戰線,而是在緊鑼密鼓把海州盤順,準備營造一個轉運糧餉的安全中繼站。
“當然,最要緊的戰場,還是在中路,在京西湖北兩路宣撫使嶽將軍處!”
畢竟金國也將主力放在了那裡。
辛讚眼中浮現出光芒:“朝廷發兵欲救北地萬民於敵虜水火之中,百姓們如盼甘霖。”
辛讚帶著全家一路行來,隻見河東、河南、京東等路的抗金義軍,簡直是遍地開花風起雲湧。
見到他這種歸正人,也都願意幫襯護送。
尤其是……
辛讚問易安居士道:“侍郎既入兵部任職,可知梁興此人?”
李清照點頭:北地無數義軍,朝廷自不能將其首領名號一一厘清(何況這些義軍很多根本不想讓臨安朝廷摸清底細),但其中幾支兵力壯大的義軍及其首領,朝廷自然還是知道的。
其中就有梁興的太行忠義社。
辛讚如實道:“我此番南行之路,就曾得太行忠義社的庇護。”
“故而深知這位梁小哥並不是為名為利之人,全然一顆為國之心——他已然給嶽帥發過書信。”
“河北義軍四十餘萬,皆願以嶽字號旗幟,盼公早渡河!”[1]
當然,這些兵力不隻是梁興自己的,但他屬於河北義軍裡的領頭羊,他願意拿自己多年的人情臉麵去說服聯絡各路義軍,用朝廷(當然這個朝廷不是指當今皇帝)的旗號來阻擊金兵。
如此團結聲勢,以鼓舞河北百姓民心。
*
說過些令人振奮的北伐好消息,辛讚卻也不得不問一問他所憂慮之事。
當然,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目前還沒有通過朝廷的信用度審核。
故而他不問朝廷的計劃,隻是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
他歎息道:“這些年河南河北等中原之地,在金人、偽齊的盤剝之下,可以說是銀錢鬥粟府藏皆已耗竭……”
畢竟金人不會想著顧惜非我族類的百姓。
而對去年末被廢黜的偽齊政權來說,其主劉豫早知道有這麼一日,那還不今朝有酒今朝醉,搞什麼可持續發展,殺雞取卵也在所不惜。
幾乎將所有財富劫掠而去。
辛讚非常委婉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這仗再打下去,錢糧從何而來?
畢竟,朝廷不是一直都表示財政緊張,軍費不足嗎?
聽說過去那些年,都是各位大將自己邊打仗邊想儘法子搞錢。
可河南河北之地迭遭兵禍,民生凋敝蕭條,靠做生意搞錢以及靠自家種田產糧必不像在南邊這麼容易——尤其是屯田,也不是一日兩日能屯起來的啊。
李清照聽辛讚擔憂起錢財事來,不由就是一笑。
在聽柔福帝姬將計劃和盤托出後,易安居士也在期盼著那位素未謀麵的海外待歸人。
**
海上神舟。
薑離也在跟嶽雲商量:差不多也該準備回去了,盞口將軍的付造也不急於一時。
一來,是怕回晚了嶽將軍都打到汴梁城裡去了:要知道史冊上沒有朝廷的大力支持,隻有完顏構君臣的微操拖後腿——紹興十年嶽將軍都能用幾個月的時間,一路據蔡州、克潁昌、複淮寧……直接打到金軍重兵據守的開封城外圍,進軍距離開封城隻有四十五裡(宋裡)的朱仙鎮。
那這次放開去打……
薑離:還是收拾著返航吧。
二來,兩個月過去了,這荒島求生的官員們,終於意識到了【遊戲係統】的惡意——
原本以為熬過誰做稻草人的環節,就能夠從皇帝的‘圖財害命’裡活下來,但現在越來越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皇帝似乎沒有讓他們活著回去的意思!
嶽雲來回稟道:“剩下來的人,似有聯結謀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