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新時代(2 / 2)

於海波是從第一艦隊調過來的,雖然沒有親曆演習,不過比起李明鍇這種隻看過簡報的,當然更了解演習的內情。所以就由他簡要地把上次演習的情況對黃一歐講了一下。

“嘶,怪不得林子謙上將被撤換了,原來真是因為演習的事情啊。”黃一歐摸了摸下巴,雖然他之前聽到過一些小道消息,不過實際證實還是讓他頗為震撼。

“但是光靠加裝高炮也不是辦法啊!”隨即他又撓著頭說說道,“就我們現有的高炮性能,也就勉強對付下陸航的水平轟炸機,讓他們不能低空投彈,但是對上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還是全無還手之力啊。”

說到這裡,三人都沉默了。基於前述的原因,在這個各國競相發展航母的時代,帝國海軍雖然已經建造了三型五艘航母,但是實際上,在航母的發展上,帝國海軍可以說是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和其他海軍強國一樣,帝國海軍第一艘航母是利用老式補給艦“太湖”號改造而來,其時間並不比“赫爾墨斯”或者“朗利”號晚多少,並且在此之後兩年多,帝國海軍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的航母“萬戶”號,其噸位甚至還大於晚於自己服役的白鷹海軍“突擊”號。但是在此之後,帝國海軍的航母發展卻一直裹足不前,後續的發展計劃被海軍中的保守派以需要根據航母的使用情況再決定為理由給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裡,除了幾艘輔助性質的水上飛機母艦,海軍的航母發展計劃基本都是停留在繪圖板上,直到《陽城條約》簽訂後,海軍部高層才基於一種“人家有我也要有”的心態,加大了航母的資源投入力度,並在聶漢騫將軍的一力主持和帝國強大造艦能力的支持之下,以一種後方先至的形式,用不到5年世界服役了改裝自戰巡艦體的“昆侖山”號航母和3艘“天帝”級航母,加上原有的“萬戶”號航母,從數量和噸位上成為世界海軍的航母第一強國。

雖然如此,對於帝國海軍大多數高層來說,起碼到現在,他們對航母以及艦載航空兵的實際作戰能力仍然是存疑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昆侖山”號航母仍然保留了四座雙聯200mm主炮。

作為穿越者,李明鍇當然能夠篤定航母必將成為未來的海洋霸主,但是在這個時代,如同聶漢騫、黃克強、於海波這樣的航空製勝論者並不會太多,特彆是帝國海軍高層內部,從劉子香元帥到各大艦隊司令、參謀長以及各類海軍院校的校長,他們大多來源於戰列艦艦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艦巨炮”主義的堅定擁躉,在他們看來,所謂“蟻多咬死象”不過是航空製勝論者的詭辯,那些脆弱的艦載機根本沒有可能對皮糙肉厚的戰列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在路上了不是嗎?”最終還是李明鍇打破了沉默。

“是的,何況帝國海軍還有我這樣的天才飛行員!”黃一歐自信地附和道。

“切......”李、於兩人同時對他豎起了中指。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先完成任務吧。”在黃一歐的插科打諢下,於海波也將心態調整了過來。

“對,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啊。”李明鍇表示同意。“這次的時間沒有那麼急,我負責總體航空作戰計劃,海波負責航海配合部分,然後一歐你負責艦載航空兵運用這塊,以白鷹西北艦隊為假想敵,從以第七艦隊的角度製定演習計劃,大家沒問題吧。”不知不覺中,李明鍇已經將自己代入領導者的角色了。

兩人搖搖頭,表示對工作安排沒有異議,帝國海軍第七艦隊航空作戰參謀處開始忙碌了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